正文 第17章 最可口的咖啡自己調(3)(1 / 2)

把自己培育成一粒紅綠豆

四個農業專科學校畢業的大學生,接連趕了幾個人才市場,都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那天,再次遭遇挫折的他們,垂頭喪氣地走進一家小酒店,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宣泄著滿腹的牢騷,直後悔自己當初進錯了校門,選錯了專業。

這時,一位穿著一身名牌、神態悠然的年輕人,走到他們麵前,微笑著問他們:“你們覺得自己很有才華,是嗎?”

“那當然了,最起碼我們是專科畢業的大學生。”一個學生毫不含糊。

“大學生遍地都是,誰有才華不是靠嘴上說的,得靠行動來證明。”年輕人拉過一把凳子坐下來。

“可那些用人單位連讓我們證明的機會都不給呀!”一個學生抱怨道。

“那是你們還不夠優秀,還不出類拔萃,還沒達到讓人家一眼就看水平的程度。”年輕人說著,隨手打開自己攜帶的黑兜,抓出一把飽滿的綠豆來,放到一個空杯子裏,讓他們每人從中挑選一粒。

他們滿臉疑惑地各自挑了一粒綠豆,拿在手裏。這時,年輕人微笑著,讓他們再仔細看看手裏選中的綠豆,記住它的特征。然後,又讓他們把綠豆放回杯子裏。年輕人拿起杯子輕輕搖晃了一下,把杯子裏的綠豆全倒在桌子上,讓他們找出剛才各自挑選的綠豆。

四個大學生瞪大眼睛,從那一模一樣大小相同的綠豆裏誰也挑不出自己剛選的那一粒。這時,年輕人又從兜裏掏出四粒他們從未見過的紅色綠豆,扔到那一堆綠豆裏麵,用手掌攤了攤,問他們:“能挑出我剛才混進去的那四粒綠豆嗎?”

大學生們很輕鬆地就挑出了那四粒顏色醒目的紅綠豆。

“那麼,現在我請問你們,誰能證明自己是一粒與眾不同的紅綠豆呢?”年輕人收起桌子上的綠豆,給幾個聰明的大學生留下這個問題,便轉身離去。

後來,他們驚訝地得知那位年輕人就是省內著名的“紅糧食”公司26歲的夏總經理,在當今糧食連年滯銷形勢下,他靠經營係列“紅色糧食”闖開了市場。目前,他麾下擁有員工兩千多人,資產愈億元,而他現在的最高學曆是——初中畢業。

在激烈的競爭時代,常常會出現許多人才爭搶某一份職業的現象。誰能成為一粒與眾不同的“紅綠豆”,讓自己的才能更多一點,更強一些,誰就能在大量普通、雷同的“綠豆”中脫穎而出。

“再醒目一些,再特別一些,再超凡脫俗一些。”這是大洋彼岸的一位美國富豪的成功秘訣。渴望成功的年輕人,如果你還隻是具備了一點兒才識便抱怨自己懷才不遇,不妨捫心自問幾遍——你是一粒醒目的紅綠豆嗎?你會把自己培育成一粒非凡脫俗的紅綠豆嗎?

記住——有魅力的,吸引眼球的,往往是特色鮮明的“那一個”,而不是幾乎完全雷同的“那一些”。

改變命運的一句話

1871年春天,一位正在普通醫學院讀書的年輕人,麵對自己一直不曾優秀的學業,麵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艱難,麵對不可預料的前途,極度地悲觀起來,他擔心畢業考試不能通過,擔心即使勉強通過了,畢業後又該如何求職,如何創業,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才能少遭遇一些生活的磨難等等,綿綿而來的憂慮,讓他感覺人生前景一片暗淡。

就在無邊的煩惱困擾中,他隨手翻開了一本書。驀然,書中的一句話像晴空一個霹靂,深深震撼了他的心靈。從那天起,他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把所有煩惱都甩得遠遠的,把每一天都安排得充實而快樂。後來,他成了他所生活的那一時代最負盛名的醫學家,創建了世界著名的約翰霍普金醫學院,獲得了英帝國學醫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成為牛津大學醫學院欽定講座教授,他還被英國皇室冊封為爵士。死後,他的一生用了厚達1466頁的長卷書寫。

他的名字叫威廉·奧斯勒。他在1871春天讀到的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句話,內容極其簡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

1917年,他在耶魯大學演講時,許多同學追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微微一笑,說了四個字——活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