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我之所以立下那個特殊的規矩――每次隻與你下一盤棋,其實是想要告訴你:下一次棋就是給你一次取勝的機會,而我不會連續地給你機會的,你要想獲勝,就必須珍視眼下的每一盤棋,必須細心地考慮好每一步棋,必須認認真真,不能隨隨便便地落子,因為無論是輸是贏,這盤棋你隻要是與我下過了,就不能再重來了。”
看到我似有所悟,父親帶著期許的目光繼續開導我:“人生,其實就是一盤不能重新開始的棋局,眼前的每一步,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後麵的進程,甚至影響到最終的結果。如果能夠奠定好的開局、並善於穩紮穩打,經營好中間的行棋過程,自然最終取勝機會就會大一些。反之,就可能會落得一敗塗地。所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深思慎行,要給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一定不要錯以為時間和機會還有的是,不要以為錯過的機會還可以重來。”
哦,原來父親這些年來“醉”棋之意不在棋啊,他是在下棋過程中感悟人生的真諦、掌握生活的藝術啊。他對我采取那樣特殊的下棋規則,是想讓我懂得――一定要重視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重視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重視每一個珍貴的“今天”,努力地去創造並及時地把握住擦肩而過的每一次成功的機遇,那樣,人生才能少留遺憾或懊悔。
細細地品味人生,其實生命中有許許多多美好的東西,比如學業的進步、事業的成功、愛情的幸福等等,都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失去的,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總是錯以為後麵還有很多機會,做事常常不能全心全意地認真對待,伴隨而來的常常是諸如隨便、懶散、鬆懈、拖遝等等一些不良的習慣,而且就在渾然不覺中,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光,造成了人生的很多令人扼腕痛惜的缺憾。
人生是一盤不能重複的棋,每一枚棋子都關係重大著呢,每一個人都應該在深思熟慮後再行棋。如此,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勝利,即使最終因棋藝欠佳等因素仍是失敗,也失敗得光榮,失敗得無怨無悔。
我看到了花的靈魂
她隻讀到初二就流著淚輟學了,因為家裏實在太窮。
15歲那年,她便開始到省城打工,餐館服務員、擦車工、童裝工、送奶工、保姆……各種苦活兒、累活兒、髒活兒,已伴隨她走過了13年的青春時光。如今,她依然在一家快餐店打工,主要工作是送外賣,兼幹刷餐具、摘菜等雜活,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月薪也隻有600元,可她很滿足,因為到了晚上,她可以到附近的大學圖書館看書,還可以悄悄地溜進某一個教室,坐在最後一排旁聽些喜歡的課。
28歲的她至今沒有戀愛,她說她現在還沒有考慮嫁人的問題,她不想走許多鄉村女子那樣的路――結婚、生子、養家糊口,一輩子拚命勞作,依然難免清苦。她想好好品味一下一個人的精彩生活:她現在與六個打工的小姐妹合租一間帶廚房的小屋,合夥做飯,她的手藝是最好的,即使活兒幹得多一點,她也不計較,大家都喜歡她這個“好姐姐”。
她愛美,喜歡打扮,會到地下商城精心挑選打一折出售的漂亮衣服,會給自己買一盒廉價的護膚霜,會買一副五元錢的太陽鏡。她也有一隻普通的花瓶,也向詩人李琦學習,裏麵從來不裝花,隻裝半瓶清水。問她為什麼,她的回答中詩意搖曳:那是花的靈魂,美麗的花,一朵朵地,開在我的眼裏,更開在我的心上。
沒錯,她還是一個喜歡詩歌的女孩,每月必買的一本雜誌是《詩刊》。這些年來,她讀過許許多多的詩歌,僅僅自己動手摘抄的就有厚厚的5個日記本。她說她現在已經嫁給詩歌了,她喜歡每天睡覺前都要讀一會兒詩歌,喜歡由著那些飽含情思的美麗詩句,帶著她走進一個個意境幽深的世界,沉醉於那些曼妙無比的詩情畫意裏。這時,所有的勞累和煩惱全都煙消雲散了,隻有無法言說的幸福簇擁著自己……
她也寫詩,雖然她的詩藝依然不高,還處在模仿階段,不少作品清淺、簡單,有的甚至近乎幼稚,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寫詩的熱情,她始終在堅持著。她說讀詩是一種幸福的享受,寫詩也是一種幸福的享受,她的詩雖然現在還沒有多少讀者,連同屋的小姐妹們也不大喜歡,但她自己很喜歡就足夠了。她願意寫詩,為牆角那棵堅強的小草,為故鄉的小河,為遠方辛苦勞作的母親,為城市喧鬧的馬路,為早起的清潔工,為那些行色匆匆打工族……她說這些話時,臉上有一抹羞澀,還有一份認真,晶瑩的雙眸裏蓄滿的則是無暇的真誠和熱忱……
她叫郝燕,在我執教的那所師範大學中文係的選修課上,我偶然地認識了她。在將她的故事動情地講給我的學生後,我這樣由衷地感慨:“在這樣一個物欲滾滾的時代,一個還在為溫飽打拚的女孩,依然懷揣著一份詩意生活的情懷,堅持把每一個簡單的日子都過得有滋有味,這樣的人生注定是富足的,也是令人羨慕的,因為她屏蔽了世間的許多嘈雜,不僅聽到了花開的聲音,她還看到了花的靈魂……”
是的,她看到了花的靈魂,相信我們也看到了,當我們麵對這樣一位懂得詩意人生的女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