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家和百年老校(1 / 2)

我叫豐盛,今年剛滿18歲,在一所百年老校——薑水中學讀高三。三歲那年,我媽死了,死因不明,五歲那年,我爸也去了,死因不明。從小我跟我的外婆過日子。18歲生日那天,我和外婆兩個人慶生,我許願的時候,外婆也走了,死因不明。

我爸和我媽是娃娃親,爺爺和外公兩邊以前都是望族,是鎮上有名的地主,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地主和地主於是湊一塊兒了。可到了我爺爺、外公這一代遇上了“好時候”——特殊時期。

那個時候,這個鎮上的人除了吃飯,下地,背毛主席語錄,閑暇時間就是批鬥鎮上的兩條大魚:我的爺爺和我的外公。而兩位老人閑暇時間就是被戴高帽,被吐口水,被看寫滿自己祖宗名字的大字報。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奶奶和我外婆都有了身孕,也就是我爸和我媽。兩家人的“成分”都不好,兩家人都膽小,小孩以後成不了家,於是也就抱團取暖,指腹為婚了。我不知道是誰提的這個建議,但我想雙方應該都是欣然接受的吧。

我爸媽的記憶裏是沒有特殊時期的印象的,他們出生時特殊時期已接近了尾聲。幸好出生晚了些,不然我爸媽不是餓死也得被嚇死。我爸媽從鎮上的小學讀到了鎮上的高中,最後他們都很爭氣,都上了市裏的大學。我外公去的早,所以家裏都是爺爺撐著的。爺爺很有遠見,讓爸媽一路往上讀,到了大學,我爺爺要求我爸必須讀曆史。後來聽我外婆說,我爺爺其實想讓我爸讀風水,可惜那時候沒那麼開放,我想我爺爺的思想竟然如此封建,可以想象我爺爺在特殊時期中被批得多慘。不過後來種種跡象表明我爺爺的思想不是封建,而是超前。不過這些也都是後話了。

我爸媽學成回來時,爺爺讓他們去鎮上的高中教書。我覺得我爸肯定很憋屈,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可是寶啊。不過我爺爺在家中是絕對的權威,所以我爸也就當了一輩子的教書匠。

爺爺和奶奶是同一天走的,爺爺在清晨斷氣時,奶奶好像有預感,洗了個澡,梳了頭,躺在床上,我媽叫她吃晚飯時發現奶奶也咽了氣。

爺爺的死因不明,奶奶也是。

以上這些我家的舊事都是外婆在一個冬日的午後邊織毛衣邊和我談起的。“我從來不後悔你爸媽的婚事,隻是我想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咋家的人一個個死去。”外婆在爸媽死後經常對我說起這句話。我因為深受馬克思主義和科學至上的理論的熏陶,總是不厭其煩地對我外婆說:“哪有什麼原因,人老了,人病了就去了唄。”可外婆的死給了我極其巨大的觸動。我的心底也隱隱感覺我們家有著某些未知的東西,我至親的人的死到底是不是正常死亡。

外婆死後,我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兒,他們留給我的,有一幢房子,一點存款,一個爺爺留下的鐵皮箱子和一連串的疑問。

我曾經無數次臆想過我有一筆錢,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在我的想象裏如果有那麼一天。我會很開心,但當這天真的到來的時候我發現我討厭這種感覺,甚至恨這種感覺。它讓我感覺我像一株無根的草,它讓我感到生活的冷意。我隻能通過不打亂以前的作息來找到我還有親人的感覺。

於是我還是按時上學、放學、吃飯、睡覺。我不喜歡有突然的情況打亂我的作息,因為我怕那種無根的感覺再度襲來。不過在我的心底深深埋著一個問題:我的親人們到底是不是正常死亡。也許這個疑問和那種害怕無根的感覺讓我選擇了自己今後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