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劉備一請遇到孔明之友崔州平,未見孔明本人。隔月餘二次去請遇到孔明之弟諸葛均,也未見到孔明之麵。不禁心下茫然,喪氣不已。
回到府中,劉備便急匆匆奔我住處而來。
根據曆史,我知道劉備兩請諸葛不遇肯定著急,估計會找我來問事。所以我選擇這個時候不去見他,也就提前躲了出去。我要趁這時間多熟悉這時候的文字啊,不然連普通的書信都寫不了,怎麼融入這個時代?頭疼!!
劉備見我不在,忙問府內家將我的去向,家將告知:我出去巡查了。
劉備正要離開,家將又交給他一封信,說這是先生臨出門時交代的。(信是我口述,家將代寫的)
劉備打開信件,隻見上麵寫道:主公來找我,必是為了尋臥龍先生不獲而心中不定。今外出不得回,特留書給主公,望主公勿有疑心,臥龍大賢,不可輕得。必要誠心尋訪,賢士必歸主公,屆時天下可定也。
劉備又驚又喜,驚的是我怎麼知道他尋訪未果後會來找我。喜的是我說的這個意思孔明肯定是他的。
又過了兩月,劉備第三次去請諸葛,正如我知的曆史:諸葛亮一席高談闊論的話(其實被我盜過了),劉備慌作大驚(其實心裏在想英雄所見略同啊!)。劉備遂攜孔明同回新野,並也從心底對我的未卜先知感到震驚。劉備其實是個很迷信的人,對占卜鬼神之說頗為信賴,所以對於我的來曆驚且懷疑。
從隆中回來的劉備非常高興,立即拜孔明為軍師.
我利用這幾天機會,跟張飛,趙雲等人混熟了,天天跟著他們學一些簡單的兵器招式和射箭的技巧,長時間缺乏鍛煉的身體,上陣殺敵就不指望了,起碼自保和逃跑的本事還是有一點點最好了.
關羽,這個紅臉的漢子,重眉長須,身材威武。站在人前有一股英氣逼人的感覺。但平時沉默時多,寡言少語,平時老眯著眼睛看人,讓人有種刺芒的拒人千裏之外的感覺.比起關羽來,張飛的猛更突出一些。漆黑的臉龐,豹眼,睜大了像銅鈴,活脫脫一個傳說中的判官形象,十分嚇人。說起話來聲音大的像放鞭炮,震的人耳朵嗡嗡作響。所以每次他要說話時,我都離的遠遠的.不過張飛性情豪爽,一起大喝過兩次酒後,我們就混熟了.
趙雲就不同了。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書生一般溫文爾雅,走起路來沒有一絲莽撞氣息,如果不是在練武場上表現出來的孔武霸氣,真要懷疑他是不是唱戲的小生.趙雲除了平時練武以外並沒有其他的愛好,我隻能長他所長,頻頻向他請教些馬上馬下的功夫,倒也是相得益彰.
這三個人裏,唯獨我跟關羽隻是表麵的客氣,我剛來到劉備這裏,可以說寸功未立,在劉備的心裏或許有一點點未知的分量,不過在關羽這裏,以關二哥眼高於頂的脾氣估計是半點分量也沒有啊!
這天正在屋裏對著那些書簡上不認識的篆字發愁,要說漢代的繁體字倒是可以大概認得,可是有些書簡上寫的篆字就不是那麼容易看了,我要盡快熟悉這個時代的文字,還得盡快學一下兵法,我現在連簡單的排兵布陣都不會,怎麼做人家軍師呢唉喲,頭疼啊!
“文路可在”門外傳來劉備的聲音.
我趕緊整了整衣冠出門迎接.
“拜見主公”!
“文路快免禮,”劉備笑著拉住我的手,對著旁邊的文士說道“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鄭逸,鄭文路,暫時在府上任主簿。”那文士不卑不亢的扶手施禮。
“文路,這位就是你經常提起的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