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最大的受害者,往往不是他本人,而是被討好的對象。可以用任我行的例子來說。上官雲道:“教主令旨英明,算無遺策,燭照天下,造福萬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屬下謹奉令旨,忠心為主,萬死不辭。”任我行心下暗自嘀咕:“江湖上多說‘雕俠’上官雲武功既高,為人又極耿直,怎地說起話來滿口諛詞,陳腔濫調,直似個不知廉恥的小人?難道江湖上傳聞多誤,他隻是浪得虛名?”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任我行初次聽到這樣的話,覺得很肉麻,很難聽。可是閱讀小說的後麵部分,就會看到,任我行做了教主以後,聽多了也就喜歡上了,還特別愛聽。所以小人當道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奉承之詞不但掩蓋事實真相,而且被恭維的人特別容易膨脹。

三、嫉妒

嫉妒是一種很常見的防禦方式。有人編了一個小故事特別好。三個人翻圍牆,第一個跳下去了,聽到“撲通”一聲,第二個就在圍牆上問:“怎麼樣,沒事吧?”下邊回答:“沒事,跳吧。”第二個跳下去了,又是“撲通”一聲。趕緊告訴下一位:“下邊沒事,放心跳吧。”第三個“撲通”一聲跳下去了。這才明白,下邊是個糞坑。第一人受害,心有不平,要把別人拉下水。第二個又受害了,但還是要把人拉下水。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因此而心生嫉妒,這沒有問題。但是采取的方式是把別人拉下水,這是不健康的。所以嫉妒本身其實並沒有問題,但是因此而害人就有問題。這還隻是跳個糞坑,假如第一個受害者就是個權力很大,生殺於奪的要人,後果就非常恐怖。任何一個玩弄權術的人,他本身也是權術的犧牲品。自己也挺受害的,等啊等,就為了獲得權力。現在終於攬到權力了,怎麼能允許有人比我更受寵?怎麼能允許別人地位比我高?怎麼能允許別人比我活得好?很多功臣就是這麼被屠殺的。

四、不安全惑

任我行精神勃勃,意氣風發,說道:“這些日子來,我和向兄弟聯絡教中舊人,竟出乎意料的容易。十個中倒有八個不勝之喜,均說東方不敗近年來倒行逆施,已近於眾叛親離的地步。尤其那楊蓮亭,本來不過是神教中一個無名小卒,隻因巴結上東方不敗,大權在手,作威作福,將教中不少功臣斥革的斥革,害死的害死。若不是限於教中嚴規,早已有人起來造反了。”

楊蓮亭殺人會有各種不同的理由,比如別人蓄意造反,比如為了效忠教主,等等。最終其實都是一個理由,消除不安全因素。因為被殺的這些人,可能危及自己,危及全教的穩定。消除不安全因素,最徹底,最可靠的辦法,就是殺光。皇族爭權,經常出現把整個家族殺光的事情,就是這個原因。所以這是危害最大、最恐怖的一個心理問題。楊蓮亭主要殺的是功臣,要麼殺害,要麼斥革,最終會達到的一個目標就是,保證沒有反抗的可能性。一個國家也好,一個組織也好,對功臣的殘害屠戮到了這種程度,那麼這個國家、這個組織,基本上可以宣告垮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