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盈盈給令狐衝化了裝,扮成懸空寺的聾啞仆婦,令狐衝獨自上見性峰,盈盈在附近遊山玩水。到了見性峰,聽到兵刃聲響,儀和儀清正在安排儀琳抓緊練劍。儀琳劍法不長進,頭腦裏整天想著令狐衝。兩位師姊替她著急,希望她刻苦練劍,殺死嶽不群,替定閑定逸兩位師太報仇,好接任恒山掌門。令狐衝細細想來,當日在少林寺中,的確隻有師父能用針刺死兩位師太。

院裏樹上被吊了八人,額頭刺了字:“陰謀已敗,小心狗命!”十餘人被點穴道,旁邊寫了幾個字,又是“陰謀已敗,小心狗命!”樹上又吊了兩人,是不戒和田伯光,身上掛了帶子,不戒帶子上寫著:“天下第一負心薄幸、好色無厭之徒。”田伯光寫的是:“天下第一大膽妄為、辦事不力之人。”

令狐衝被儀琳拉走,傾訴心聲,顯是把令狐衝當做聾啞婆婆了。不戒差點上吊自殺,是因為那條帶子,上麵的話是不戒的老婆,儀琳的媽媽當年對不戒說的。不戒誇獎一少婦長得好看,老婆因此吃醋,離家出走,留了個條,寫的就是那八個字。

聾啞婆婆抓住令狐衝,給他剃了光頭,逼他選擇,要麼做太監,誰都娶不了;要麼做和尚,娶兩個,儀琳和盈盈。原來聾啞婆婆就是儀琳的媽媽,在懸空寺隱居,不戒連關外的尼姑庵都找遍了也沒找到她。盈盈也被她抓了來。儀琳聽說令狐衝要娶自己,並不感到高興,而是堅決不同意,她知道令狐衝愛的是任大小姐。儀琳走後,婆婆也跟了出去。

心理分析

和尚爹爹

不戒和尚一家人都很有特色,說話做事非常古怪。這一家三口人的組成上就十分古怪,父親是和尚,母親是尼姑,和尚娶尼姑,生個女兒還是尼姑。做了爹爹的和尚,絲毫不像個父親的樣子,他一出場,總是讓人又好笑又好氣。他的行為方式完完全全不像成年人,倒像個孩子,幼稚得有些天真。你會覺得他非常可愛,但完全不顧後果的做法,又讓人擔心,也讓人心寒。

成年人其實都多少會保留一些孩子氣,甚至在精神分析谘詢師的眼中,成年人的行為方式基本停留在童年階段,因為正常人身上都可以明顯找到童年情感的影響。成年人身上保留孩子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有時候反而特別好,因為時不時透露一點孩子氣的成年人,會讓人感覺到特別可愛,像個孩子一樣討人喜歡。

有的成年人不接受自己幼稚的地方,那僅僅是跟自己過不去,可能戀人欣賞的正是那一點點幼稚,周圍人也一般都會比較喜歡。但這也僅是就少許的孩子氣而言,如果某方麵的孩子氣成為一個症結,成天撒嬌和耍脾氣,使性子,就未必能讓人接受。人的心理年齡絕對不跟生理年齡成正比,有的人活到老也還就是一孩子。

但也分兩種不同的情況,正常情況下,人到老年,心理都會回歸童年,所以我們會看到,老年人最接近小孩子,特別容易傷感,容易掉眼淚,容易像小孩子一樣耍脾氣。這樣的回歸是健康的,那是在經曆心理的成熟階段之後,又再次返璞歸真。另外一種情況看起來非常相似,是不戒和尚一類,實際上這兩種情況是非常不一樣的,後一種情況,他不是回歸,是從來就沒長大過。從心理年齡上,我們可以說他從來就隻是一個孩子,沒有跨入過成年,更不可能再進入老年階段了。

筆者遇到過一個成年男人,他不相信成年人身上會有孩子氣,排著胸脯說:“我自己就沒有。”說這句話的時候,拍著胸脯說話的那種感覺,就特別像一個孩子,非常有自豪感。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一個人固執地認為自己沒有孩子氣,他/她當時的那股倔強、固執之氣,在旁人看來,能很清晰地感覺到,背後起作用的,正是一股孩子氣。一個平時認為自己很堅強,很成熟的人,到了谘詢小組上也往往哭得稀裏嘩啦,甚至又哭又鬧。不管我們承不承認,成年人身上都多少會有一些孩子氣,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這可能也是精神分析學說能夠立足的一個關鍵,盡管不斷受到批評,它也還是存在,並沒有因為受到攻擊而崩潰,相反,它在心理谘詢中至今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