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如何科學服藥?(2 / 2)

7.在西藥治療的同時,注意非藥物治療的配合。大多數臨界性高血壓和輕度高血壓患者,經過非藥物治療,如氣功、針灸即可使血壓降到正常,而中、重度高血壓患者常將非藥物療法作為藥物治療的基礎,兩種療法並用,既可提高療效,又可減少藥物副作用。中藥的降壓作用雖不如西藥快速,但其在改善症狀、穩定血壓方麵有一定療效,且副作用少,所以也常與西藥協同使用。

8.注意性功能。有些降壓藥,如甲基多巴、呱乙啶、利血平等,對性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長期使用易引起陽痿或性欲低下、射精延遲等,因此,服這些藥物者應注意性功能是否出現障礙,如出現性功能障礙應及時就醫,同時改換其他降壓藥。

9.要注意降壓藥的各種副作用。伴腎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有高脂血症、糖尿病或痛風的患者,不宜使用利尿劑和p受體阻滯劑、胍乙啶;帕吉林不要與利血平、胍乙啶類、甲基多巴、β受體阻滯劑、麻黃堿、氟拉明合用,亦不宜進食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紅葡萄酒類、啤酒等,因為此種聯合用藥及這些胺類物質能使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引起高血壓危象。

10.老年患者用藥的特點。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原則是既要使血壓降至適當水平,又要保證腦、心、腎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使生活質量改善,因此有必要了解老年高血壓患者對抗高血壓藥物的反應特點。①β受體阻滯劑:老年人對β受體阻滯劑耐受良好,常能堅持用藥,但該藥的弊端是易使老年人本來就高的血管外周阻力更高,在降壓的同時會減少組織的血液供應;另外β受體阻滯劑也易使三酰甘油增高,出現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性功能障礙等。如出現明顯副作用,可考慮聯合用藥。②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吡啶長期用藥不易出現耐藥性,但不利之處是降壓太快,維持時間短,需頻繁給藥才能保持血壓的持續下降,且易出現早晨血壓高、下午血壓低的現象。第二、三代鈣離子拮抗劑如尼群地平、尼卡地平等優點較多,副作用較少,藥效時間長。③噻嗪類利尿劑:老年高血壓患者對噻嗪類利尿劑反應較敏感,一般開始應小劑量用藥,再逐漸加大用量,同時注意此類藥的副作用較多,如血脂增高、胰島素抵抗增加、低血鉀、血尿酸增高等,因此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此類藥不作為首選,也不宜長期使用。④腎素一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卡托普利能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對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也有作用,其不良反應與劑量相關,較常見的是皮疹和味覺障礙,一般可自行恢複。

11.醫生指導的必要性。高血壓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調整劑量,保證血壓相對穩定。千萬不可血壓下降即停藥,上升再服藥,血壓的波動對高血壓患者極為不利。因此,服藥期間,患者應每月找醫生複查,把自己的感覺如實告訴醫生,以利於醫生調整藥物劑量,使血壓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合理的水平。同時密切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