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玻璃罐
用玻璃製成的罐具,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罐療工具。其形如球狀,口小肚大,口緣圓滑而厚,並向外翻。根據口徑和容積的大小,一般分為3~4種型號,口徑為3~6厘米,容積為3~9毫升。由於其口緣寬厚、平滑,不易漏氣,不傷皮膚,因此,不但適用於定點吸拔,而且是“走罐”法的最佳罐療工具。優點是質地透明,可清楚窺見罐內皮膚的瘀血程度、刺血拔罐時的出血量,對於“針罐”法尤其適宜。缺點是容易跌破打碎。使用時,應用火力排氣。
6.抽氣罐
是用抽氣的方法排除空氣形成負壓的罐具,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注射器抽氣罐這類罐具通常是用青黴素和鏈黴素的小藥瓶製作的,用注射空針或唧筒排氣。將藥瓶瓶底用砂輪磨去,打磨光滑,瓶口的橡皮塞及鋅皮、封口邊須保留完整,鋅皮隻劃破中間處供抽氣時應用。因其口徑和容積均小,吸拔力亦弱,故常用於頭麵部和軟組織薄弱部位或用於小兒,亦稱為小罐療法。現有用透明塑料製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於抽氣。另外,還有一種特製的抽氣罐。
注射器抽氣罐塑料抽氣罐特製抽氣罐(2)膠囊排氣球抽氣罐用膠囊排氣球(內裝氣門,隻允許抽出空氣,不允許進氣)連接罐具而成。罐具由玻璃、有機玻璃、透明硬塑料、橡膠等不同材料製成。根據排氣球與罐具的連接形式,可分為簡裝式(罐具與排氣球連為一體,均為橡膠製成,不能拆開)、組合式(罐具與排氣球分開,可隨需要而組合,罐子抽氣形成負壓吸住後,可取下排氣球又為其他罐具排氣)。優點是無火排氣,更為安全,能消除病人對火的恐懼感(怕燙傷),為病人所喜用;負壓可隨時調整,現研製的多接口罐,還可連接真空壓力表,治療時能觀察負壓的大小;另外,組合式罐具還可連接電動吸引器。缺點是罐具需專門生產,自己製作較困難。
筒裝式、組合式、組合式、組合式、膠囊排氣球抽氣罐(3)電動吸引器抽氣罐罐具與電動吸引器連接,如“經穴電動拔罐治療儀”等,其優點是產生負壓大、可調節、能控製,美中不足的是價格較貴,一般醫院應用較多,家庭應用較少。
7.橡膠罐
是用橡膠製成,由於橡膠的彈性,可將擠壓成扁平的罐子(排氣)彈拉回原來的形狀,形成負壓。橡膠罐的外形為重疊的兩個扁圓盤,其優點是不怕摔打、擠壓排氣、安全可靠、攜帶方便,缺點是不透明,不能觀察罐內皮膚的變化情況。
8.代用罐
拔罐療法在民間的應用,不局限於使用正規的罐療工具,亦可將一些家庭用具、器皿來代替罐子使用,例如罐頭瓶、玻璃杯、茶杯、酒杯、藥瓶等。一般而言,罐筒高4~10厘米,口徑為2~8厘米,口緣厚3~5毫米的罐筒類器皿都可作代用罐,但注意口緣一定要光滑,不能太薄,否則吸拔時易傷皮膚。另外,金屬類杯筒由於重量大、傳熱快,故一般不選用,常用代用罐替代。
罐頭瓶、玻璃杯、小碗、酒杯代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