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習慣性將左手在衣裙上擦了擦,然後將左手的扳指換到右手,捏穩扳指,對著天空往去。
瑩潤的碧玉,在光照下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質感,看起來裏麵的雜質很少,裏麵的絮柔美自然卻少,整個碧玉扳指看起來幾近透明。
陽光鋪灑在玉如意光潔的臉龐上,她羽睫微動,輕輕眨了下眼睛。然而,就那看似極為平凡的眨眼瞬間,玉如意雙眼的瞳孔飛速轉變,如同黑夜中貓兒眼猛然見到了光亮,從擴散的墨色猛然回縮。
而於此同時,翠玉的周圍慢慢騰起淡淡的綠色霧氣!綠色的霧氣慢慢凝聚在一起,氤氳在扳指上,纏繞在她的指尖。隨即,一縷幾乎可以忽略的霧氣便順著指尖鑽入了她的身體。
玉如意一驚!這!這是什麼情況?!
她眼花了嗎???她使勁的眨了眨眼睛,又看了一眼那扳指,霧氣沒了?
看來真是眼花了,玉如意尷尬的笑笑,隨即又舉起扳指看了起來。
扳指看起來很舒服,似乎有種隱隱薄薄光暈籠罩在上麵,不過,由於光暈太薄太淺了,就像是陽光穿透玉質帶出來的正常陰影。
看來剛才是眼花了,將這光暈看成了霧氣。
隻是……玉如意有點小小的納悶,為何這扳指摸起來的感覺格外好?很是細膩,指尖傳來陣陣的清涼感,仿佛能消散暑氣,讓她恨不得沉浸在這種綠意之中。
她皺了皺眉,不過是一塊翠玉而已,應該不會有這種觸感吧?她有些疑惑的放下高舉的右手,將扳指遞到眼前又仔細的看了看。
雖然此物顏色鮮豔,水色通透,是翠玉中的上上品。但人們此時更喜歡白玉,或者青白玉,對這種翠玉倒不是很感興趣,縱使稀少,也隻能當做玩物,不值錢的。
而且,這會兒,又不覺得那扳指的觸感有多的好了,玉如意便也不再多想。看罷了玉質,便要鑒年份了。
鑒年份,是鑒玉中最難的一關,但卻是玉如意最在行的一關。自幼在爹爹和爺爺的悉心教導下,她早已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玉如意將玉扳指放在手中仔細查看著每一處細節,無盤色無玉沁,切口略粗,應該是近期製成的,年份不超過十年。
看過了年份,便要鑒雕工了。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固然精美的玉石是無需雕琢粉飾的,但那畢竟難得一遇。玉石,多少都會帶有一點瑕疵,若遇到了厲害的工匠,將那瑕疵加以掩飾,便能化腐朽為神奇,而玉石的價值自然也是一番再番,甚至可以是原材料的數十倍!
這扳指上雕刻的紋飾和風格……玉如意的心狂跳起來,這風格很像傳說中的妙手神匠豐林的手筆……
妙手神匠豐林在古玩玉器行裏,幾乎是個神話般的人物。小到指尖大小的羊脂千手觀音,大到能泛水載人的玲瓏黃玉舟,無一不是精品。
能求到妙手玉聖親手雕琢,便是塊頑石,也能漲上十倍價錢,當然……妙手神匠是不可能去雕石頭的。
小時候,玉如意還見過那妙手神匠兩次,為人灑脫,頗有魏晉名士的風度,與父親玉珍廷的關係不錯。因此,玉家家宅裏收藏了不少妙手神匠的作品。
十年前,豐林家中遭遇暴徒,一夜之間,家中一十六口人,無一幸免,全部死於非命。此事,不僅僅在古玩圈,也在長安城,掀起了莫大的風波。
而後,妙手神匠的作品便一夜之間漲價百倍!
隻是,有道是“楚人無罪懷璧其罪”,妙手神匠的名聲也為他惹來了禍事,也為玉家招來了禍事。資王為給太後籌備生辰賀禮,得知玉家藏有一尊豐林雕刻的八尺高玉石佛像,當即便要強買此尊玉石佛像。
此尊佛像,雖然確實是豐林手筆,可卻是個未完成的作品。佛像上半身雕刻得栩栩如生,下半身,卻是完全未經雕琢的。
資王卻以為玉珍廷這是不想出售佛像的托詞,當即便綁了玉家老小,威脅玉珍廷交出佛像。
玉珍廷見那資王不信自己,又擔心家中老小的安危,無奈,隻得托詞說佛像寄存在外地,需要時間取回。而自己則躲在密室中,模仿妙手神匠的雕刻手法,將佛像刻完。
那玉珍廷,整整不眠不休的雕刻了三天三夜,終究趕在資王定下的時限內,將佛像上交出去。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太後壽宴當晚,昭王身邊帶了識玉的高手,當即便指出佛像下半身不是豐林的手筆,指責資王濫竽充數。
資王壽宴上顏麵盡失,回來後便捉拿了玉珍廷全家,欲以欺君之罪論處。
幸而與玉珍廷交好的褚家,上下打點,又答應將玉珍廷家中財產悉數上繳,這才保住了玉如意子妹三人和金氏的性命。隻將玉珍廷秋後問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