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萊州市政協委員、市呂劇團導演、國家二級演員於敬峰《政協委員風采錄》,山東卷第69頁記載:“於敬峰,1953年1月出生,山東省萊州市珍珠鎮大東莊村人,初中文化,萊州市呂劇團導演,團長助理、國家二級演員,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萊州市政協委員,萊州市新文化名人。從事工作以來,曾塑造過近百個不同行當,不同性格的主要人物。同時兼任導演,導排過《孟薑女》、《換運計》、《血濺烏紗》、《孔繁森》、《桃李梅》、《小島風情》等近三十個劇目。1975年在省廣播電台錄製播放《老內行》中飾隊長,1985年在煙台市藝術節中獲優秀演員獎;1987年省電視台來該團錄製播放《莊戶劇團》的專題報道中,對他演出的小生、老生、旦角作了重點介紹,1989年在山東省第二屆藝術節中獲演員二等獎;1990年在煙台市慶祝建黨七十周年調演中獲演員一等獎;1996年在山東省呂劇會演中獲導演三等獎;在煙台市“和譽陽光杯”會演中獲導演二等獎;並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從1970年正式參加劇團工作算起,於敬峰從事藝術生涯已近四十個年頭了。他先於1970年10月參加萊州市京劇團工作,1980年轉入萊州市呂劇團工作。在京劇團期間,他認真學習業務,曾較成功地塑造過《杜鵑山》中的李石堅;《小刀會》中的潘啟祥;《盤石渺中的海根;《海港》中的韓小強等角色。均能獲得領導、同行及老師們的好評。同時,也給廣大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為市京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
1980年轉人市呂劇團工作後,於敬峰一直主攻小生和老生,能夠較熟練地掌握呂劇表演程式和表演手段,能夠達到唱情為主,字正腔圓,以情帶聲,聲情並茂的程度。
於敬峰在已近四十多年的舞台藝術實踐中,每前進一步,他都極力留下二個深深的閃光的腳印。於敬峰的表演風格,如同他的名宇一起被社會公認,被文化藝術界讚譽。
近年來,由於工作需要,於敬峰擔負起呂劇團的導演工作,他導演的五十多個劇目,在社會或專業調演中,均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生活中的於敬峰,這輩子注定和戲劇結下了不盡的情緣。他說:“要當好一名人民喜愛的優秀演員,必須有敬業精神,下苦功追求、鍛煉。否則,全是一句空話。”
的確,作為一名演員也好,導演也好,走上舞台,就要得到觀眾的認可,但這決非一件易事,也決非一日之功。
父老鄉親們期待著他頑強進取,繼續導排出更多更好的優秀劇目,為新世紀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