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華聯會”和張曼新成了旅匈華胞心目中一麵迎風獵獵的旗幟。
每年聖誕節,張曼新都以“華聯會”的名義號召旅匈華胞舉行“聖誕募捐活動”捐資捐物救濟匈牙利的窮人和殘疾人,幾年間共募捐了五十多萬美元,交給匈牙利政府有關部門。
在匈牙利民族定居1100周年紀念時,張曼新提議旅匈華胞舉行義贈文化衫活動,立刻得到華胞的一致響應。那日,在多瑙河畔,在英雄廣場,上萬件印有“中匈人民友好”字樣的文化衫送到匈牙利人民手中,其場麵十分熱烈而壯觀,使無數匈牙利人豎起大拇指:“根那,OK!”
令匈牙利人更大呼“根那,OK”的是張曼新本人慷慨出資,讚助出版匈牙利民族英雄裴多菲中文版《裴多菲文集》,這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出版的彙集裴多菲作品最全的一個多卷本譯集。此文集的出版,不僅贏得了匈牙利文學藝術界人士的讚揚,而且也博得匈牙利政府乃至根茨總統的褒獎,為增強兩國人民的友好和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為了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張曼新與“華聯會”的夥伴們個人集資,辦起了“很可能沒有分文經濟回報”的中文報紙《歐洲之聲》周報。這份被稱之為“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紙,不僅成為維護旅匈華胞權益的喉舌,而且彌漫著濃鬱的愛國之情。當前年夏季李登輝訪美,鼓吹“兩個中國”,煽動“台獨”時,《歐洲之聲》報接連發表文章,嚴厲斥責李登輝分裂祖國的罪行,表達了海外炎黃子孫的一片愛國之情。
筆者得到一份張曼新幾年間捐款名目和款額的不很完整的材料,現摘錄幾筆:
一、捐款名目:匈牙利聖誕募捐。
款額:1992年,28萬福林;1993年,55萬福林;1994年,51.2萬福林;1995年,77萬福林(注:1美元約等於150福林)。
二、捐款名目:溫州地區水災,出版《裴多菲文集》,希望工程等。
款額:1995年,(溫州)3000美元,(文集)5000美元,(希望工程)1995年,40萬人民幣;1996年,30萬人民幣。
三、捐款名目:讚助《歐洲之聲》報。
款額:1992~1995年,49.6萬福林。
以上這些數字無疑是枯燥的,而且這些算不上天文數字的款額對於那些億萬富翁可謂不足掛齒,但是對於全身心撲在“華聯會”工作上的張曼新,對於隻出不人靠從妻子和兒子腰包裏掏錢的張曼新,每一筆有限的數字都閃爍著無限的難能可貴的奉獻精神。
1995年9月,匈牙利總統給“華聯會”和張曼新親筆寫了一封信:
布達佩斯·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張曼新會長先生:
尊敬的會長先生!
我高興地接受您在我國國慶之際代表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發來的賀信和良好祝願。
我們的祖國在其曆史過程中,一貫歡迎抱著善意而來的外國人,接納他們,幫助他們定居下來,並以其工作創造融入我國的生活。一千年前,我們的聖·伊斯特萬國王在給他兒子的訓誡中寫道:“異國來客帶來了不同的語言和習俗,殊異的知識技能和武器,這一切點綴了國家,給朝廷增光添彩……須知一個單一語言和習俗的國家是脆弱的和易入歧途的。因此,我昭令你,孩子,誠心誠意嗬護和尊重外來人,使他們安居樂業,不思他往。”
我希望並祝願那些選擇匈牙利為第二祖國的華人,一如既往地恪守其故土的傳統和文化習俗,同時成為我國的勤奮、守法和滿意的公民。
布達佩斯,1995年9月6日
根茨·阿爾帕德
匈牙利根茨總統這封熱情洋溢的信,不正是對作為炎黃子孫的張曼新的高度禮讚麼!
如今,張曼新以大手筆在構築一個宏偉規劃:在匈牙利建造一座中國城!
19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