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悠然下山(1 / 1)

有一位無氧登山運動員,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中,在6100米的高度,他漸感體力不支,停了下來,與隊友打個招呼,就悠然下山去了。事後有人為他惋惜:為什麼不再堅持一下,再攀點高度,就可以跨過6500米的死亡線啦。他回答得很幹脆:“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都不感到遺憾。”

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現實中,我們往往不怕拔高自己,就怕自己的高度超越不過別人。其實,任何事物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找到並穿越突破口,抵達更高的層次。因此,學會停止,悠然下山去,至關重要。

有人不遺餘力地向上爬,踩著坎想坡,爬著坡想山,登上山尖想月亮,全然不顧腳下的基石有多厚,是否承受得起欲望的高度。甚至把一雙原本應該有所支撐的腳架空,隻把朝花夕實的幻想擰成一條向上攀援的繩索,渾然不顧處境險象環生。

有人殫精竭慮地朝外鋪張,越過籬笆想溝,跨過溝想岸,跳上岸想天邊的大海。也不管口袋裏的葦條是否足夠編織鋪天蓋地的席子。甚至無視人們的憤怒和鄙夷。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極限,超越這個極限可能就會遭到報複。那種隻貪求高度和長度,而不注重厚度和深度的人生,不是我們所期待的。至於直上雲霄,長風漫卷,以及無所顧忌的貪婪,則是對生命的虐待和褻瀆。惜乎並非所有的人都知道生命的度和事物的臨界點。

學會停止,是對生命的尊重,尊重不就是一塊令人肅然起敬的碑嗎?

今日感悟

積澱了幾千年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曾著實被中國人風風火火的揪出來批判了一番,可當我們讀完了這篇文章,看到那句“學會停止”的話時,心中能否有些須懂的衝動?能否對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的中庸之道有新的認識呢?其實中庸之道,真的並非那個狂熱的年代,人們所批駁的那麼膚淺。中庸之道實則是一種大度,一種境界,一種人生。其實深度與厚度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