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一旦德意日軸心國控製了歐亞大陸,下一個要對付的目標必然是美國!到那時,失去了英蘇中盟國的美國,將無力獨自抵抗軸心國!因此,對美國來說,已經不能滿足於暗中支持英蘇和中國政府,如今最好的選擇,就是盡快參戰。
參戰需要理由!凍結對日貿易就是迫使島國挺而走險的最直接手段!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在島國瘋狂蠶食東南亞大陸的時候,美國已經不知不覺地磨好了刀子。聰明的美國人知道,他們不用舉刀,莽撞的島國人會自己往刀上的!
緩過氣來的張野開始盤算美國參戰能為學生軍帶來什麼好處。
因為從前世了解了珍珠港事件的結果,張野並不看好此時囂張一時的島國海軍。
他知道,島國的行動雖然基本成功,卻漏掉了最重要的目標,那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母:企業號、列克星頓號和薩拉托加號。
而恰恰是這三艘漏網之魚,在次年的“珊瑚島海戰”和“中途島海戰”中,會同“約克敦號”、“大黃蜂號”,先後擊沉島國四艘大型航母,重創兩艘,使強大的島國聯合艦隊從此走向衰敗。
驟然遇襲的美國勢必群情激奮,羅斯福領導的政府也必須給民眾一個交待,從短期來說,策劃一次對日報複攻擊想必已經提上日程。
張野想到杜利特中校率領16架B25B遠程轟炸機轟炸東京的壯舉,就忍不住麵露微笑。他知道,美國襲擊東京的報複行動離不開中國政府的支持,委員長一定不會放過這個給羅斯福總統留下好印象的機會。
但是更重要的是,從長遠看,島國偷襲珍珠港,使得美國政府的視線從如火如荼的歐洲轉向了水深火熱的亞洲。美國要在遙遠的西太平洋上徹底擊敗島國,就不能不依靠堅持不屈的中國戰場!
“不知道委員長意識到沒有?一夜之間,國民政府在美國人心目中地位驟升,戰爭轉機悄然到來!漫長的抗戰相持階段已經過去,該是跟鬼子算總帳的時候了!”
張野暗暗地想。
他早早就通過鮑伯醫生和史密斯教授的關係,與美軍遠東軍司令官麥克阿瑟中將取得了聯係,暗地裏從麥克阿瑟中將那裏半買半送地得到了大批先進的美軍裝備,學生軍這才得以發揚光大。
如今學生軍在東北如日中天,而正被攻擊功菲律賓的日軍打得焦頭爛額的麥克阿瑟中將,想必對學生軍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吧!
關注遠東,就不能忽視學生軍!
張野對此有充分的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對曆史的了解和對美國政府的深度剖析。
美國人很驕傲,因為他們擁有世界第一的工農業生產能力,擁有得天獨厚的豐富資源。在全世界都被迫卷入紛飛戰火之時,他們卻過著世外桃源般的愜意生活,並且貪婪地從一切戰爭中謀取高額利潤,同時小心地維護著自身的利益。
他們對紅色蘇聯有著與生俱來的厭惡與憎恨,他們害怕那種號召全世界工人階級起來推翻資為階段政權的理論;他們眼裏的蘇聯,純粹是一個披著共和外衣的獨裁政權,比之德國那個瘋子不惶多讓。
因此,他們絕不會希望看到蘇聯紅軍的手伸到中國東北來,他們僅僅是需要一支能夠替他們對付關東軍的力量而已,而學生軍,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出於對戰後世界的劃分,自私的美國顯然不需要一個能與之比肩的盟友,他們巴不得全世界都四分五裂,好讓他們一枝獨大!所以,他們一定也不願意在戰後的中國出現一個完整統一的政府。
他們將千方百計挑起中國的內戰,唆使國軍與共軍鬥,扶持學生軍與國軍鬥!
毛潤之主席說過,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那是為了趕走一切企圖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帝國主義而被迫發出的吼聲。
其實,真正好鬥的正是那個標榜自由民主的美國,他們樂於見到除他們之外的所有勢力都在相互鬥爭,而他們樂嗬嗬地袖手旁觀,順便充當一把貌似公正的裁判。
美國確實太強大啦!
張野心中暗歎。
不過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始終是中國友好的盟友,也給了中國無私的幫助。張野不希望學生軍成為中國內戰的參與者,學生軍的槍口,隻會對準背負著中國百姓累累血債的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