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波瀾壯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隨著島國宣布無條件投降而劃上了句號。
在島國的首都市中心廣場高高的旗杆上,並排飄揚著兩麵旗幟,那就是美國的星條旗和中國的青天白日旗。
在旗杆下方的護衛崗哨上,也同樣筆直地並排挺立著四名荷槍實彈、英姿颯爽的衛兵,其中兩名是金發碧眼的美國兵,另外兩名則是黑發黃膚的中國兵,在他們胸前的徽記上,用英漢兩種文字醒目地標注著“中國學生軍”的字樣。
就在張野和李校副談話後不到一年,國際形勢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國太平洋艦隊在中國諜報人員協助下,成功破譯了島國海軍的電報密碼,掌握了島國聯合艦隊的行動方案,並在中途島海戰中舉擊沉島國四艘大型航空母艦,取得了西太平洋的製海權和製空權,從而打開了對日攻擊的大門!
根據之前學生軍與美國總統特使赫爾利達成的協議,學生軍主力在旅順、大連軍港登上了美國的登陸艦,隨後便同美軍海軍陸戰隊一起,向島國發起了期待已久的登陸戰役。
經過近一年的浴血苦戰,盟軍先後攻克了塞班島、提尼安島、關島、硫磺島等外圍島嶼,掃清了通向島國本土四島的道路。然後又一鼓作氣,在強大的美軍艦隊火力掩護下,準備同美軍一起發起對島國本土的最後攻擊。
而在盟國波茨坦公告的震懾下,島國上下亂作一團:
少數頑固的少壯派軍官叫囂著“抵抗到底”預備進行最後的本土血戰,島國的最高統治者天皇卻失去了再戰的勇氣!
正當島國政府搖擺不定之際,美國空軍在新任總統杜魯門先生的命令下,將兩顆剛剛試製成功的原子彈分別投向了廣島、長崎,一瞬間便摧毀了這兩座曾經繁華喧鬧的城市,死亡人數超過二十萬!
這致命的一擊,徹底擊碎了島國最後一絲抵抗的勇氣!
隨即島國天皇便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接受盟國的條件,無條件投降!並命令仍在東南亞各地作戰的日軍立即停止武裝行動,就近向盟國部隊投降。
1945年8月15日,島國外相重光葵拖著因傷致殘的瘸腿,同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一起,費力地爬上了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裏號”,在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新等國代表麵前,分別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仍然駐留在島國海上的盟軍登陸艦隊陸續停靠東京灣碼頭,登陸的美軍陸戰隊和中國學生軍協首同肩,迅速接管了島國首都的治安,牢牢控製住了動蕩不安的島國局勢。並設立遠東軍事法庭,對二戰中犯下累累罪行的島國戰犯進行了世紀大審判!
在張野等人的據理力爭下,在對華戰爭中作惡多端的多名島國高官如崗村寧次等人,未能象曆史上那樣僥幸逃脫審判,不得不老老實實地俯首認罪,從而為在抗日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同胞討回了公道!
根據協議,中國學生軍同美軍同駐島國,劃地而治。
不久,張野便將學生軍總部基地從臥龍山搬遷至東京,並對學生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從國內選拔了一批文化素質較高又身強體壯的士兵編入部隊,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
汰換了下來的傷殘老兵都被妥善安置在北海道的風景名勝區休養。學生軍後勤部門聘請了當地技術優秀的醫生和美貌細心的護士來陪伴照顧,極好地解決了駐紮島國的學生軍官兵的後顧之憂。
在大陸,委員長以“時刻不忘國恥”為口號,率領國民政府從陪都回到曾被鬼子血腥屠殺過的首都南京, 在那裏進行了規模空前的民主選舉。
當選的議員大都來自國共雙方及學生軍政治勢力。最後執政的仍是委員長領導下的國民黨,不過,在學生軍議員和共產黨議員的嚴格監督下,委員長再也不能象抗戰前那樣淩駕於議會之上。
仿照美國設立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架構,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則。委員長曾經對此極力反對,不過在學生軍議員和共產黨議員的聯合抵製下,在隔海相望的二十萬學生軍的強力威懾下,也隻好達成妥協。
張野等學生軍首腦一直往返於大陸與島國之間。直到國內選舉結束,新議會和新政府平穩運行之後,這才將主要注意力放到島國來。
由於身體不好,也為了避免插手國內政治的嫌疑,此後的張野,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島國,在花潔、陳妙影的陪伴下,徜徉於各風景勝地休息療養。學生軍的日常事務均交給李校副、陳思奇等人處理。李、陳等人也不負張野重望,堅持部隊軍事訓練和愛國教育兩手抓,確保部隊的思想不混亂,戰鬥力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