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幾乎花了畢生的心血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運動規律,發現和揭露了資本賴以生存的奧秘,從而在政治經濟學中實現了一場革命。但是,馬克思早年的誌趣卻不在此,而在文學,尤其是寫詩。
學生時代的馬克思有著廣泛的愛好,且顯露出多方麵的才華。中學時,馬克思特別重視語文課。由於他想象力豐富,閱讀的東西很多,加之語法知識掌握得好,所以他的作文寫得相當生動,深受老師們的讚賞。
馬克思17歲進入波恩大學學習法律。踏進大學,他便一頭紮進知識海洋之中,“專心致誌於科學和藝術”,幾乎斷絕了從前的一切交往。除了攻讀法學課程之外,馬克思還選修了文學藝術史和文化史的課程,希臘和羅馬神話、荷馬史詩。他潛心研究文學藝術,懷著強烈的創作欲望,準備在這方麵施展自己的才華。他開始翻譯古羅馬詩人的作品,同時利用空餘時間寫詩,既有諷刺詩,又有敘事詩,而更多的則是抒情詩。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文學創作之後,善於剖析自己的馬克思發現:文學應當接近實際,而不應當漫無邊際地遐想。玩弄辭藻不能代替詩意想象,形式主義既沒有鼓舞人心的東西,也沒有振奮人心的思想。他意識到作詩並不是自己的所長,自己或許永遠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這種想法產生後,馬克思毅然把存留在自己身邊的詩稿付之一炬。
此後,馬克思集中精力在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領域裏刻苦耕耘,最終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學說。
讀故事,悟道理:
目標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沒有目標的人,隻會在原地徘徊輾轉;而目標不正確的人,則事倍功半,甚至一無所獲。樹立正確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前進,必將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