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戰火(12)(2 / 3)

代善道:"罷罷罷!看來我的話也沒人聽啊,我年事已高,沒法分清個是非曲直,你們立誰我都沒意見,大家既然願意動刀子,就手底下見個真章吧。我走了,哪個當皇帝都行,拚贏了的一方和我說一聲,我明早去給你們請安。"說完竟轉身離去,任憑大家背後喊他,不再回頭。

代善一走,會議沒人主持,場麵一片混亂,多爾袞對濟爾哈朗道:"鄭親王,禮親王走了,不願管了,我看這裏就由你來主持。現在我們幾旗發生分裂,您的意見最重要,您就說一句,我們自無不遵從的道理。"

濟爾哈朗慢吞吞地說道:"要我說,我也沒什麼好說的,其實誰當皇帝,誰做掌舵之人,先皇早有意見。你們在這裏爭來爭去,無非是因為先皇沒有個話而已,如果我告訴大家,先皇逝世前就已經有了人選,我想問大家一句,你們是聽先皇的,還是隻想憑實力,靠武力爭個皇位呢?"

多爾袞道:"我們對先皇敬若神明,當然聽先皇的。"

"好!"濟爾哈朗突然聲調一高,"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及各郡王聽旨!"

大家聞聽此言都是一頭霧水,但聽得濟爾哈朗不似說笑,於是隻得齊刷刷地跪下,濟爾哈朗從懷中掏出一個蠟封,道:"先皇臨終前有手諭給我,已經寫上由誰來做皇帝,我這就給大家看看。"將蠟封擊開,裏麵露出一個紙團,濟爾哈朗將紙團展開,大家看去,隻見上麵寫著"福臨"兩個字。

"啊,福臨,是那個五歲的孩子?""怎麼會是他啊,他也沒有自立的能力啊?""不可能,這聖旨是假的!"

眾人在底下議論紛紛,濟爾哈朗怒喝一聲:"肅親王,你來看看,這是不是先皇的筆跡?"豪格走上前去,看了一眼,灰著臉道:"是。"

多爾袞也走上前去,看了一眼道:"是。"

濟爾哈朗道:"先皇早就知道,豪格德少福薄,多爾袞功績微薄,都不是做皇帝的料,所以特意囑托,要兩位盡心輔佐新君,待他成長之時,負起興國重任。"

眾人都沒想到是這個結果,又見這字跡確實是皇太極的,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整個殿內一片寂然,沒有人開口接話。

濟爾哈朗審視一圈,道:"大家可有意見?"

沒人接口,突然聽得有人拍手,笑道:"我主聖明。"

眾人看去,卻見拍手之人原來是多爾袞。多爾袞拍手之後,道:"臣接旨,願奉福臨為君,誓死效忠,鞠躬盡瘁。"

多鐸驚道:"哥哥你――"

多爾袞笑而不答,豪格終於忍不住了,道:"軍國大事豈非兒戲?將我大清江山交給一個五歲孩兒,打死我我也不信,說是父皇的意思,請再拿出證據來?"

濟爾哈朗道:"你是不信我還是不信你父皇?我剛才說了,我的意思也是能當皇帝的必須是皇子,福臨雖小,但他卻是根正苗紅的皇子,你是他哥哥,弟弟做了皇帝,難道你覺得有什麼不妥嗎?"

豪格一時語塞。正遲疑間,突然聽得身後有人說道:"此話不假。為臣願奉福臨貝勒為君,誓死效忠。"

豪格回頭望去,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原來這人是自己陣營中的何洛會,氣道:"何洛會你――"還沒說下去,自己營中又站出一人道:"我也願奉先皇之命,盡力輔佐新君。"這人是拜音圖。

濟爾哈朗道:"正黃旗中也有人願聽從先皇之令,我看,這個事也就不用議了吧,睿親王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多爾袞道:"我沒有意見。大清江山,無論是誰來當皇帝,隻要能讓我大清開疆擴土,統一天下,我都沒有意見,並會專心輔佐。福臨當皇帝很好啊,他是皇兄之子,而且名字也好,福臨,福氣臨門呢,我隻擔心,他現在年事較小,不明事理,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都有叔父監國之一說,我看就暫時由我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代為攝政王,輔助他推行國事,大家認為此議如何?"

何洛會道:"此議甚妙。"聽這口氣,他已經完全倒向多爾袞一邊。

濟爾哈朗道:"多爾袞親王建議很好,我也沒有意見。不知大家還有什麼說的?"

多爾袞看了何洛會一眼,兩人眼中無盡深意。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多爾袞已經和他暗中接觸,何洛會臥底於豪格身邊多時,這時突然倒戈,本來也在意料之中。

豪格看看四周,支持他的八大臣,最有力的索尼、鼇拜已經被清出,何洛會、拜音圖倒戈了,禮親王走了,鄭親王又不支持他,局勢已經發生逆轉,看來自己若不答應,多鐸等人多半就會馬上動手。且濟爾哈朗拿出皇上手諭,若不遵從,有明顯的抗旨之嫌,反正當皇帝的也是自己的親弟弟,就算自己不當,又能怎樣?一咬牙,什麼也沒說。

濟爾哈朗審視一圈,見沒有人說話,就道:"既然如此,那就沒有異議了,福臨即位,我與多爾袞攝政,就這麼定了。"

多爾袞麵帶微笑。老實說今天的結果很出他的意料,但就在這一刹那間,他已經想好了以後的路,攝政之後,他隻要抓住小皇帝,雖然自己不能當皇帝,但一樣可以君臨天下,抵達權力的頂峰。因為,有一個秘密沒人知道,那就是,小皇帝的親娘是我最愛的人,也是最愛我的人。這個資源,誰也不會有。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