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電視劇與“北京精神”——北京電視劇輝煌三十年巡禮(1 / 3)

曾慶瑞李瑾

自1982年北京電視劇藝術中心成立至今的三十年來,北京電視劇藝術事業的發展在國家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全球化戰略的進程中,在黨和政府的全麵指導和有力支持下,在文化產業推動和發展的良好勢頭裏,廣大電視劇藝術家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以精湛的藝術功底和高度負責的創作態度,創作出一大批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現實和曆史,蘊涵豐富和深刻的精神內涵,表現崇高和平實的人物風采,體現真善美境界的優秀作品,電視劇藝術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解放。

北京電視劇是北京精神養成的生動寫照。北京,無論是作為電視劇所表現的對象,還是指電視劇創作者的身份,抑或者是電視劇機製運作的中心環節,總之都與電視劇藝術發生了密切關係。有人這樣談論電影與城市的關係:“電影中的景觀,既取自快速行進的現代都市生活,又有助於形成新的、內在的都市秩序,使它成為社會準則。它同時反映、形塑出新式的社會關係,而此一關係正是從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呈現而來的。換言之,電影場景不僅記錄,同時又影響現代都市所代表的社會與文化空間轉變。”[1]電視劇也是一樣,一方麵,三十年來,北京既是北京電視劇的表現對象,被電視劇影像不斷言說,形成了形式各異、意義繁複的北京電視劇文本,這些文本的內涵包含著人們於變革進程中的關於北京的集體記憶,也飽含著人們對於這個城市內在精神的公共意識。另一方麵,北京作為首都,作為文化中心,北京電視劇創作自然超越地域性意義,在這個意義上,北京精神的養成蘊涵著“現代化”、“全球化”等重大文化內涵。

1984年的《四世同堂》開啟了京派電視劇的先河。老舍先生是一位深切愛戀北京的作家,他曾說過:“那裏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兒茶吆喝的聲音,我全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的描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2]根據老舍小說《四世同堂》改編的電視劇“演得嚴肅,拍得嚴肅”,播出後受到觀眾的廣泛讚譽。該劇是抗戰時期的平民史詩,通過電視劇人們回味了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地方風俗,又體驗了這種生活方式和風俗被外族侵入毀滅的痛楚,以這樣一部取材百姓生活又表現城市曆史與命運的有分量的電視劇開頭,為北京電視劇創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北京電視劇藝術中心出品的一批“京味兒”電視劇,更多是表現了處於變革進程中的北京現實,與現實社會變革之間保持著密切關係。從《渴望》、《皇城根》、《過把癮》、《一地雞毛》、《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北京人在紐約》到《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鏡子》,這些電視劇雖然創作於不同的年代,反映的生活內容、時代氣息不盡相同;形態上有的是家庭劇,有的是言情劇,有的是喜劇,形態多樣;空間也有很多拓展,從胡同、大雜院、居民樓到單位甚至國外。但是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創作者關注現實的創作姿態,這些作品關注現代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立足表現普通人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的追隨、挑戰和突破,透過生動幽默、富有質感的生活描寫,觀眾可以深入到這座城市的肌理和血脈,時代氣息撲麵而來。

新世紀,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進程的迅速推進,北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人說北京進入了一個“青春時代”、“建築時代”,新的地標崛起帶來了新的文化想象[3]。如果說北京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是古都,在建國後是首都,即政治文化中心,那麼在新世紀又加上“全球化都市”的新的城市文化表征。要財富,要過巴黎、倫敦般的生活,不用像王啟明再跑到紐約去,今天的北京就是夢想實現的地方。當然,古都風貌也隨之蕩然無存了。越是逝去,記憶就越清晰,關於北京的懷舊的電視劇也就順理成章地湧現出來了。然而人們對於北京的記憶以及對於記憶於未來的價值認識卻是多姿多彩、角度各異的。這一時期電視劇的北京影像呈現出巨大的裂痕,有熱衷描寫皇家和貴族文化的清宮戲、民國戲還有宅門劇;有回憶六七十年代“大院”歲月的,如《血色浪漫》、《甜蜜蜜》;當然還有像《金婚》這樣普通百姓生活的編年史。當我們把2000年以後這些關於懷舊的電視劇作為一個整體去閱讀和品味,我們發現在時間和空間的流轉中,北京的前世今生始終置身在東方/西方、傳統/現代、民族/世界的紛擾糾纏裏。撫今追昔,新舊雜陳,為舊時風物逝去感傷,發懷古之幽思也好,於家國興亡、城市盛衰中抒發人間悲歡也罷,我們今天仍然與前人一樣麵臨著相同的命題。回憶過去,拒絕遺忘,北京的精氣神還在一個世紀的時間長河中貫通著。2011年的《風車》就是一部具有鮮明的北京文化特色的電視劇作品。該劇講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北京一個叫做淨土庵的小胡同裏一個大雜院四戶人家兩代人的故事。講述一段在扭曲的時代環境中產生的複雜的人物關係和人性的深層矛盾化解的故事。劇中北京文化和生活記憶的具體依托——海魂衫、二八自行車、散裝醬油、糧票、小理發館裏的白大褂兒等等物件,以及那個空間——大雜院消失了,但是它所凝聚的精神——普通人身上的道德力量卻作為一種堅不可摧的精神延續下來了。《風車》受到歡迎正在於它的北京形象,它不僅僅是建築式樣,而更是裏麵的人際關係和文化氛圍,那種有著豐富的情感和道德內涵的、充滿人倫親情意味的北京家園的文化想象契合了今天對北京精神的理解。2011年11月2日公布的“北京精神”是“愛國、創新、包容、厚德”,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要求和首都曆史文化的特征,也體現了首都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其中“厚德”將中華文化的精魂與現代人社會風尚和日常品行相互映照,倡導一個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生存空間,而這裏“德”的內涵,不是抽象的西方社會的“公民”概念,而是源於中華傳統,從曲折艱難的曆史中總結出來的,立足普通人幸福體驗的有血有肉的“德”,唯此這“德”才是深厚的,才能產生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