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美國人的“破”與“闊”(1 / 1)

張豔芳

電影、電視真能誤導人。去美國前,和國內的許多人一樣,我以為那裏繁華得不得了。到了美國,跑了不少城市,這才發現,事實和之前的想象不一樣。一個同行的朋友甚至感歎:“原來美國還不如我們中國!”

時下,美國流行“清貧”的生活:許多人的穿著都很隨意,衣料大多是棉布或化纖的,很少有羊毛和羊絨製品;家用車喜歡用排量小的;賓館裏的電視機大多比中國國內落後10年;上世紀70年代的木製纜車仍在舊金山運營;磚頭般的“大哥大”仍有人在使用;很多人吃得很簡單,講究營養搭配,不講排場……

其實,在骨子裏,美國人還是很“闊”的,享受的公共設施比我們好很多:建築的門可以自動關閉;公園大多免費開放,供遊人燒烤的爐架、厚木板做成的桌椅板凳,一年四季擺在那裏,河裏魚兒遊,水中鴨在戲,滿地鬆鼠跑……美國人大多有車,“下手”很方便,卻力爭做到秋毫無犯。

美國人自甘“清貧”地過“破”生活,很多時候是出於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接待我們的一位美國商人說:“如果我們都穿羊毛服裝,必然導致羊群啃食草地,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能源如此緊張,開豪華車不僅不愛國,也不愛人類;減少手機、電視機等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就能減少電子產品汙染……我們現在也許‘破’了些,但我們的後代會很‘闊’。”

告別美商回到賓館,我們幾個同行的人議論紛紛。說起來,美國是個發達國家,人口少,占有資源多,美國人要講“闊”還是很有“本錢”的,何以不“闊”反“破”?

導遊說,美國人以前走過“闊”的彎路,後來領悟到,並非使用的物品越新穎、越高級、越奢華越好。過多追求物質上的“闊”,不利於可持續發展。過“清貧”的“破”生活,“破”了當代人,“闊”及千萬代。

如今,很多美國人深諳“破”與“闊”相互轉換的哲理,因此能夠冷靜地追求財富,保護資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