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天:一個故事(1 / 2)

上文說到我和酒劍仙終於進入了那個地下通道,前後往前走了好久,發覺到不對勁的時候已經被發現了,那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老爺子好像在裏麵守株待兔一樣,就在我們還在問這裏麵到底有著什麼秘密的時候,老爺子給了我們一把鑰匙。

這個鑰匙到底是什麼?我當時還在吐槽我們走了這麼遠到了這個地方,本來以為能找到一些線索,就拿到一把鑰匙?反正我當時覺得挺坑爹的,酒劍仙很顯然比我還不爽,我拿鑰匙的時候他都差點把我撞倒,不想讓我拿。對老爺子的態度非常差:“你是什麼人啊?一大把年紀了還攙和這些事!”老爺子倒是沒生氣,笑嗬嗬的說:“你們就叫我王老吧。”

王老頓了一下,然後找了個幹淨地兒坐了下來,說:“來來來,我給你們講個故事。”這個時候還聽故事,聽個毛啊!但是我心裏也知道,這王老肯定知道什麼東西,而且說不定前因後果都知道,於是我也沒說話了,等著他說話。

在新中國開始之後,獨立之後,中國當時有了一個計劃,就是大麵積的開發墓葬,在那個年代的時候,盜墓還是比較猖獗的,那種山西地下市場裏很多倒賣文物的,於是國家不得不自己來開發,隻要聽到風吹草動,就會派人過去挖,挖到之後就立刻記錄在案開始保護。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地下工作者,這個地下工作者就是字麵上的意思,有記錄的叫曆史學家,沒有記錄的就都是一些跟著下去的。

這個風氣一直到文革開始,那時候已經發現了大大小小很多的墓了,但是文革開始之後,一切就開始變化了,隨著各種反傳統,那些古墓被各種湧來的紅衛兵瘋狂破壞,裏麵所有的文物基本上都被毀壞,更有甚者裏麵的屍體都會被拖出來曝曬,就連當時很出名的孔子墓也被人挖開了,一旦有人反抗,立刻被打上資本主義標簽,拖出去批鬥,基本上就毀了下半生。

但是還是有一些真心愛的人在為了保護文物而不斷努力著,比如說那個時候的謝辰生,在解放前就已經對文物保護產生了極大的使命感,開始投身於文物保護當中,但是那個年代實在是太混亂,僅靠著一人之力實在是沒辦法保護那麼多的東西的。

後來新中國成立之後,謝辰生還是一直致力於文物保護,不過這次得到了國家的重視,那時候的海關也不獨立,各種文物出口,還是私自出口,各種文物流失。50年代,國家還花了錢從外麵收購屬於國內的文物。但是謝辰生一直覺得這根本治標不治本。

到了文革期間,由於一直推崇文物,他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受了很多苦,家破人亡,非常慘,按個時代的人大概已經瘋魔化了。

但是我們說的不是這個人,當時向謝辰生這樣的文物保護工作者還是很多的,當時有一幫人,人數不多,但是卻是一直致力於文物保護工作,說起來他們幾個人也是運氣不好,當時都差點評上教授了,文革來了。

不過他們幾個還好就在他們沒有直接發表自己的觀點,又因為沒有這樣的教授名稱,所以都躲了過去,但是這幾個人都是放不下來心,當時他們正在一個開發的古墓,也是這個古墓讓他們認識的,當時已經開始清點挖掘出來的物品了,最後出土了一個神奇的東西,被放在了一個很小的木盒子裏,上麵用鎖鏈鎖了起來,裏麵不知道是什麼,他們把物品全都拿出來之後,準備第二天就去上報,因為他們是在山裏,所以對文革的反應還不是很快,但是當晚有人來說讓大家趕緊走,說是市裏連夜有一對紅衛兵知道了這裏開發出來的古墓,要帶人過來清掃。

這一說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了,雖然說是文物珍貴,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珍惜生命的,畢竟如果被批鬥了,全家受累。於是大家都收拾東西準備連夜逃走。

這幾個人湊在一起商量了一會,準備道別了。但是不知道誰說了一句這些東西真是可惜了,大家沒有人說話,這時候他們的心裏都不好受,辛苦了這麼久,卻要被全都毀掉,怎麼都覺得舍不得。而且他們也知道哪些文物即將麵臨什麼樣的命運。

大家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冒個險,在這些文物裏找出一些容易隱藏的還不易損壞的找個地方藏起來,然後大家在分道揚鑣,如果被問起來就都說不知道,決定了之後,大家就開始連夜清點物品,除去瓷器什麼的沒辦法藏之外,他們又找出了四五樣文物。抱著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的想法,他們在那片墓的旁邊一個大樹下挖了很深的坑把那些東西埋了起來,然後幾個人約好發誓誰都不說出去,等事情的風頭過了,再回來拿,當時誰也沒想到是什麼以後會得到嘉獎什麼的,反正都是覺得都是老祖宗的寶貝,能保護一點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