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 北京
協和醫院實習醫生陳大中匆匆走進主治醫生辦公室,庚教授問:“特護室的李雅蘭仍然沒有好轉?”
陳大中憂心忡忡地說:“沒有。”
病人李雅蘭78歲,是一位退休政界要人的夫人。庚教授向來怕接這種病人,一則各方幹擾太多,再者,這些人大多常服用一些貴重藥品,體內有抗藥性,再用類似藥物時療效就很不明顯。李雅蘭不太有希望活下去,她的身體就像一塊已經發出磷光的朽木,高血壓,腎衰竭,嚴重的胃竇炎。他歎息道:
“盡人力聽天命吧。”
他看見年青醫生似乎還有話,便問:“還有什麼事嗎?”
“病人家屬為他請了個江湖醫生,是什麼平衡醫學的創始人皇甫右山。這會兒正在為她診病。”
庚教授皺起眉頭。所謂病急亂投醫,絕症病人家屬的心情可以理解,一般情況下他常對此裝聾作啞。但他碰巧知道這個皇甫醫生,他的醫學論文和嚴新的氣功傳道一樣荒誕。庚教授甚至專門請人搞到一些所謂的“人體潛能激活劑”進行嚴格的藥理分析。分析結果,這種藥劑在試管裏沒有絲毫殺菌殺病毒作用,也不含任何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鬼知道那些淡黃色的藥劑和藥膏是什麼玩藝兒配出來的!
鑒於李雅蘭的特殊身份,他不能放任這個江湖瘋子在協和醫院的病房裏胡鬧。他說:
“走,我們得去製止一下。”
他們走進特護病房隔壁的觀察室,透過窗戶,看見病人躺在床上,處於半昏迷狀態,病人的女兒和另外兩個人正虔誠地看著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他瞑目仰靠在沙發上,長發,滿臉胡須,方臉龐。一個年青人很可能是他的徒弟,正在為他念本院的一本病曆,這份病曆當然是神通廣大的病人家屬弄出來的。年青人念道:
“1976年4月病曆:自訴頭暈,血壓波動在140-150/100-110mmhg。診斷為高血壓,服用複方降壓片。”
那個長發狂人欠欠身子,評點一句:
“76年,那是什麼年代?在那個非常政治時期,作為政界要人的妻子,血壓波動是很正常的,用什麼降壓片!”
“1980年6月病曆,自訴胸悶,胸骨有壓迫感,作運動試驗有偶發性早博,運動試驗可疑陽性,診斷為冠心病,服用擴冠藥物。”
皇甫右山又抬起頭,略帶刻薄的評點一句:
“這點小病是因為生活太優裕,但服用擴冠藥物是飲鴆止渴,須知人的機體也是好逸惡勞的,既然有藥物起作用,心髒的自身能力就睡覺了。往下念。”
“85年11月,血脂偏高,膽固醇240mg%,三酸甘油脂5.6毫當量/升,β-脂蛋白504mg%,診斷為高血脂,服降血脂藥。”
醫生說:“哼,不如少吃點,多走幾步路更有效。念。”
“87年8月,胃鏡檢查為慢性胃竇炎。”
他又評論道:“十藥九毒。不斷服藥,幹擾了胃髒內環境,咋個不生病?”
“88年10月,患者咽痛,體溫39℃,診斷為上感,青黴素滴注6天,後病愈出院。”
那人刻薄地說:“小病大養之典型例證!由病毒引起的感冒,使用抗生素全無功效。而且發熱是人體的保護性反應,不是萬不得已,不可肆意中斷這個過程。治療的副作用早已超過疾病本身的危害。”
年青人低聲說:“以下就是協和醫院的治療了。89年4月,下肢輕度浮腫,檢查結果,血肌肝3.6毫克,尿素氮61mg,血色素11.5克,抗O200單位之內,類風濕因子(一),蛋白甲泳結果:白蛋白62.3%,阿爾法1-球蛋白2.5%,阿爾法2-球蛋白10.9%,貝塔-球蛋白9.6%,伽瑪-球蛋白14.5%,血沉30毫米/小時,膽固醇276,三磷甘油脂96,總蛋白定量76,白蛋白45,球蛋白31%,IgM119mg,IgC831mg,IgA244mg,C384mg;口服複方降壓片、速尿、心痛定、心得安、肌苷、降脂寧、葉酸及維生素類藥,另服中藥湯劑:西洋參4克,何首烏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