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人的戰法和一本人有著截然的不同。一本人應該是受累於自衛隊這種準一線軍事武裝體製的影響,所以隻能走精兵路線,即放棄大部隊作戰思想,轉而搞核子、甲兵府這種小而精的單位。米國人不一樣,米國人當然也有核子、甲兵府這種精銳的單位,但是因為全球布武的需要,在一線基礎部隊的建設上,米國人同樣精益求精,甚至堪稱不計成本。
一本人搞出來的戰爭城堡還有仆神係統,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肯定會成為各國效仿目標。而在這種戰術普及之前,世界上最成熟的戰術,還是米國人的那套。即,戰前先進行充分的偵察,評估風險,然後再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製定詳細而慎密的作戰計劃。計劃製定完成後,則利用強大的運輸能力,有條不紊的進行部署,部署完成後,才真正啟動——
米國人選擇出兵琉球,名義上看是幫助一本出頭,主動將琉球事務攬了過來,但是了解米國國體和內情的人經過分析卻不難發現,米國人這麼做絕對和勇於擔當無關,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應該和其智庫做出的計算和分析結果有關。
華國要崛起,華米之間必然要有一戰,這是世界上相當多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一致斷定的事情。華國出兵椰子島,並且很明顯的參與到了“琉球之戰”中,很多人覺得,華米兩個超級大國的較量,也許會就此展開。事實卻砸了這些“磚家”們的招牌——誰能想到,事關海量琉球軍事基地這種利益,米國居然能裝起烏龜,直接將腦袋縮回去呢?
“華國持續向椰子島增兵,我以為就是受到了米國人不出兵幹涉的鼓勵。華國人很清楚,隻要米國不出兵幹預,那以椰子島的那群少爺兵,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諸位先生,我以前就曾預言過,華國會在二十一世紀崛起,看到了嗎?華國事實上已經崛起了——”這段話出自鳥國一個華國問題“磚家”之口。隻是,才過去不久,隨著奧觀海宣布出兵琉球,他好像被打臉了。
歐陽男和她的龍旗,雖然打著雇傭兵的旗幟,但是明眼人誰不知道,這其實就是華國的正規軍,而且是比較精銳的那種。米國人大反常態的放任琉球當局鬧獨立,在戰事擴大化之後都不出兵幹預,人“磚家”就此斷言,米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這支小規模華國軍隊的存在。“……很簡單的道理,華國今天能派出300人的精銳,誰知道她接下來會不會派出更多的軍隊。米國自南北戰爭之後打了那麼多仗,一戰二戰那麼大的陣仗都打贏了的,但是在越.南還有南北韓,他們卻都敗在了華國人手上。好多人說華國人太長時間沒打仗,現在的部隊素質已經大不如從前,我覺得應該將說這個話的人控製起來,然後在華國進行軍演的時候將他空投下去……那樣的話,他就知道華國軍隊是不是退化了……”
郎戰很少關注這些“磚家”們的話,現在的他,整天忙得恨不得能一分為二,哪有時間去關注網上的這些東西。
米國人連成線的運輸機抵達琉球,肯定是運送裝備來了。而接下來,米國人也許還會將其財大氣粗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繼一本人之後,再對琉球來個飽和轟炸——
郎戰目睹米國戰機一架接一架的消失於海平麵下,暗忖:“一個國家,連一架戰鬥機都沒有,這根本就是個笑話。琉球有沒有未來,也許還得看華國。”
郎戰的擔心並不多餘,三天後,琉球便迎來了米國人的轟炸。琉球方麵,首先挨炸的是歐陽男為首的龍旗占領的普天間軍事基地。米國人顯然很清楚自家儲存起來的武器的危害性,直接動用鑽地炸彈對普天間軍事基地的地下建築進行破襲戰。也就是歐陽男早防到米國人會祭出這一手,早早的將人撤了出來,否則的話就悲劇了。
普天間軍事基地之後,琉球城附近的其它原米軍軍事基地同樣遭到了飽和轟炸。而在這些軍事基地之後,琉球城附近的主要軍事目標,也迎來了米國人的導彈。
以郎戰等人的眼力,站在高處的話,不難看到米軍的巡航導彈飛行的軌跡。目睹米國人的導彈肆虐,火人對郎戰說;“米國人想幹什麼?威懾嗎?”
郎戰對此早就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說:“炸我們是假,應該是給大海對麵的人看的。”
“米國人想要威懾的是華國?”
“也許還有一個原因,米國人忽然發現他們的導彈落伍了,正好趁這個機會將老舊的淘汰掉,好更換新的裝備。”
郎戰會這麼說,基於妮娜給他灌輸的相關知識。火人聽了正若有所思,一邊的大衛翹起大拇指讚道:“師父,您簡直是太睿智了——我敢說,這才是米國人不計成本大放導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