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去的府上,是周氏還在閨中時的好友,如今已是大常少卿夫人的楊夫人府上,聽聞楊夫人的女兒溫柔賢惠,端莊嫻靜,還有著一手好廚藝,最重要的是還沒訂親,因此周氏便動了心思。
小暖覺得自己實在是沒必要來的,哥哥要相親她跟著算什麼事兒啊。
楊夫人很熱情,親自迎了出來,小暖乖巧地跟在周氏後麵進了二門,關澄威、關澄文則被帶去了前院。在花廳坐下,楊夫人笑著送了見麵禮給小暖,便親熱地拉著小暖一個勁地誇獎,誇得自認臉皮還挺厚的小暖都不好意思了,才又笑道:“玉妗,終於如願讓你有了個女兒了,這瞧著呀,真真是個可人兒,怎麼樣,給我做媳婦兒吧。”
小暖鬱悶……今兒的主角不是我好嗎?就不要拿小女子的終身大事說笑了。
周氏愛寵地看著女兒,笑道:“也就你看得上,她都被我家老爺寵得不像樣了,孩子氣得緊。”
楊夫人笑嗔了周氏一眼,“你也就是你家老爺不在時才敢這麼說,盡讓妹夫背黑鍋了,說得好像自己就不寵了似的,實則誰也沒你寵得厲害。”
“這麼多年了姐姐還是那麼愛編排妹妹。”
兩人正笑話閨中時,門外丫鬟報了一聲,“大小姐、二小姐來了。”
小暖循聲望去,心道:重頭戲終於來了。
隻見門口進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走在前頭的大概十五歲左右的年紀,瓜子臉大眼睛,典型的古典美人,身段窈窕,身穿雨過天青色繡百花衽袖裙,既端莊又嬌美,發上簪的蝴蝶發簪隨著她的走動翩翩振翅,宛若要欲飛而去。稍稍落後一步的姑娘瞧著十四歲左右的樣子,臉上那還有點嬰兒肥的特征已開始漸慢隱去,初現少女的嬌俏,穿著一身嫩黃色的錦裙,俏麗活潑。
想必這就是楊夫人的兩位女兒,楊大小姐楊偌語和楊三小姐楊偌希。
兩位少女蓮步輕移,款款來到周氏麵前,盈盈地施了一禮,“見過夫人,夫人有禮。”
“兩位姐姐好。”小暖也起身行禮。年紀小的她該先見禮。
楊氏姐妹一起還禮。小暖注意到,楊偌語的麵容中不自覺地透著嬌羞,這次的拜訪兩家人都有了默契。
周氏從手上摘下兩個鐲子送給楊氏姐妹,小暖知道,這是周氏對楊偌語很滿意的表示。
周氏親切地問了楊偌語愛好是什麼,平日裏都做些什麼等等,花廳裏一片和樂融融的景象,就有丫鬟進來稟報說少爺帶著關府少爺過來請安。
楊夫人和周氏心照不宣地相視一笑,楊偌語俏臉一紅,嬌羞地垂下了頭,楊夫人道:“這裏的都是自己人,不拘那些虛禮,進來吧。”
丫鬟打起了門簾,門外跨進來三位年紀相仿的錦服男子,其中兩位就是她的哥哥。
三人分別向楊夫人和周氏行禮。
楊偌語一直紅著臉低垂著頭坐在旁邊,連看都不敢看向關澄威幾人的方向,反倒是楊偌希大大方方地歪著腦袋在看,小暖在一旁也是看得津津有味,水汪汪的大眼睛在自家大哥和楊偌語身上骨碌碌來回轉,八卦看得那叫起勁。
她覺得古代人真的好神奇,動不動就會臉紅。
楊夫人笑看著麵前英武的少年,越看越滿意,溫和地問道:“聽你母親說你會進軍營鍛煉?”
關澄威點頭,目不斜視道:“是的。”
“如今很少官家子弟肯靠自己去奮鬥,玉妗,你生了個好兒子啊。”
周氏看了眼站在那出色的兒子,道:“別的我都不求,隻求孩子們一生安康便好。”
楊夫人深以為然,“是啊,我們婦人之身,所求的可不就是這些。”說著又看向座下的幾個少年,“你們的一片心意我都知道了,前麵正在辦詩會,就快些回去吧。”
這裏是後院,本就不便多待,三個少年便一同應聲,行禮退了出去。
看著他們跨出門外,小暖都迷糊了,她一直有在注意關澄威的神色,可她家大哥一派淡定的樣子,讓她愣是看不出他有什麼想法。
楊夫人又道:“今年棚裏的金菊開的特別好,語兒、希兒你們便帶暖暖好好去觀賞一番吧。”
小暖知道,這是楊夫人和周氏要私下談關澄威和楊偌語的親事,便就裝作不知道的樣子,跟在楊氏姐妹身後離開。
一路走在去花房的路上,小暖發現,有時候傳言也是可信的,這個有可能是未來大嫂的楊偌語真的是端莊賢淑的性子,說話柔聲漫語的,給人很溫柔的感覺。
相對的,楊偌希則是很活潑的性子,話很多,而且沒什麼心機,就是有點衝動,小暖想,楊夫人一定將她保護得很好,是以她才會這麼的無憂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