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互市,即茶馬貿易,是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同北部、西部少數民族進行的一種貿易活動。對古代茶馬互市的含義,今人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為茶馬貿易就是“茶”和“馬”的貿易,茶馬互市主要是指曆史上居住在我國北部、西部的遊牧民族用馬匹與中原地區交換茶葉的一種較大規模的貿易活動。另外一種解釋要比第一種寬泛得多,認為茶馬貿易是指西北少數民族用牲畜及畜產品同內地交換各種生產和生活必需品的貿易活動。這兩種理解隻是寬窄不同,實際上並無矛盾之處。所謂茶馬互市,既是西北民族與內地貿易的總稱,又是西、北民族與內地貿易的代稱。貿易雙方分別以茶和馬為主要交換對象,同時雙方貿易活動中還伴隨有其他產品交換,但以茶馬為主,最具代表性,而官方的策令又多針對“茶”、“馬”而下,故有此稱。
茶馬貿易的興起主要取決於貿易雙方的需要。西北民族與內地在貿易上具有極大的互補性,內地之所有正是西北民族之所無或所缺,內地之所無或所缺正是西、北民族之所有。於是雙方從各自的需要出發,找到了交換的共同點――內地的茶和西、北民族的馬。
馬匹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畜力。馬在軍事、交通、生產等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軍事上,意義尤為重大。“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之大事,則在於馬匹,“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馬匹的多寡直接影響到軍隊的強弱,國家的盛衰。而中原地區一向缺馬或無良馬,這直接影響到中原王朝的統治地位。曆代統治者都極其重視馬政,就是出於這樣兩種考慮。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來征馬、括馬、買馬、養馬,以擴充自己的實力。而西部、北部的遊牧民族一向以出產名馬聞名,這自然會引起中原統治者的垂涎,與其互市實在是出於自身的迫切需要。
西北遊牧民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其產品也以畜產品為主,經濟形式較為單一,缺少中原所富有的茶葉、布帛和其他農產品。我國南方很早就種茶、飲茶了,飲茶習俗很快就傳入了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茶葉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由於遊牧民族的飲食以肉類為主,不易消化,容易致病,而茶葉恰好能解除此厄,故為遊牧民族所喜愛。在古人的記述中,茶葉似乎成了遊牧民族的命根子。《明史》卷八?《食貨誌》四:“番人食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番人以茶為命”。這些記載雖有誇張之嫌,但反映了遊牧民族對茶葉的一種內在需要。
唐代以前,中原地區與北方民族就曾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戰國之時,中原各諸侯國為了爭雄稱霸,都積極從北方民族獲取戰馬。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發展騎兵,其戰馬就有許多來自與其相鄰的東胡、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處。秦統一後,漢胡交換一直存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各民族間的貿易並沒有因為統治階級的混戰而中斷。隋統一後,與西北的突厥長時期存在貢使貿易,中原用糧食、布帛、瓷器等交換突厥的馬匹等。至唐以後,絹馬貿易、茶馬貿易興起,中原與北方民族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一直延續到後世。
茶馬貿易興於唐,成於宋,盛於明,衰於清,跨越五個朝代,延續千年之久,在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曆史現象中,馬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唐與回紇的絹馬貿易在當時中原與北方民族貿易史中曆時最長,規模最大,共曆九帝,達80餘年。唐與回紇之間的密切關係是這一貿易長期進行的一個重要保證。《新唐書》卷二一七《回紇傳》載,貞觀三年(629),回紇“始來朝,獻方物”,後又有回紇諸部歸順唐朝、唐回聯合攻擊突厥、回紇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等重大曆史事件,唐回關係越來越密切。為酬謝回紇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的汗馬功勞,唐朝與回紇約定絹馬互市,大量開始絹馬貿易。絹與馬的比價一般是40匹絹比1匹馬。通過互市,中原的絲織品源源不斷地流向回紇,並通過回紇傳到中亞和西方。唐也從回紇處獲得了大量馬匹,據《新唐書》卷二一七《回紇傳》載,回紇“歲以萬求售”,有時竟“歲送馬十萬匹”。唐政府後又用茶易回紇馬匹,《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唐德宗貞元末年,“回鶻(回紇)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唐政府通過與回紇互市,引進大批“胡馬”,對其改良馬種,外保國防,內伐安史之亂及割據方鎮,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