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居士一捋長須仰天大笑,轉而點頭道:“雖非老夫期待之答案,卻也不失一說,孺子可教也!”
“先生可否告知,您如何知曉不久之後天下將大亂?”
“秦法嚴苛,這不足以使天下大亂。”
北山居士略一停頓,緊接著說道:“其一,問題在於始皇帝性格剛毅,推行新政太過急迫,新政之於老秦人自不必說,但對於六國之民,卻是失之於未有給予緩氣之機了,世間之事,往往欲速則不達;其二,如今廟堂,丞相李斯,功利心甚重,多於權衡計較,不會直言勸諫始皇帝。上將軍蒙恬,朝政之事心中雖明白,卻也由於性格原因時常隱忍不發,尊崇始皇帝決定。其弟蒙毅雖也位列九卿,卻也已失了少年耿直。其餘尉繚鄭國王琯之流,不是年老不當力便是政見不合已位居邊緣。故此,廟堂幾由始皇帝一腔熱血帶著群臣不要命的苦幹,卻不見得能換來想要的效果。複辟勢力蠢蠢欲動煽風點火,民眾被逼得急了,豈有不反之理?”
秦文聽得心中一陣激動,感覺這老兒知之甚多!忍不住問道:“先生可知白世秦?!”
“人名嗎?恕老夫不知,嗬嗬。”
“唔…隨便一問。如先生所說,當今朝堂,便無一人可為大秦穩定向皇帝諫言?”壓下對白老爺子的思念,秦文終於想起要緊之事。
“有!卻是還有兩人,王翦之子王賁,智勇雙全有滅國之功,對皇帝毫無權術之心,然則…王翦大將軍剛逝,以王賁悲痛之深切,恐怕再難恢複往日雄風了;另一人則是長公子扶蘇,他最敢向皇帝直言進諫,不過其仁義之心過重,政見不得皇帝賞識,很難有效果。”
秦文沉默半響,一遍一遍的終於理清了北山居士口中當今的廟堂格局,默默記下。
“晚班鬥膽,懇請先生告知真實身份!”秦文確定,這北山居士一定與秦朝廟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不然怎麼對朝中大臣的性格也了如指掌?
北山居士笑道:“哈哈…今日請你到此,自由深意,原也不打算蠻你。老夫姓魏名轍,於莊襄王、呂不韋時期做過一陣官兒,後來始皇帝親政,呂丞相被賜死,老夫也就跟著下來了。”
秦文恍然大悟,暗道不得了,這老人原來竟是前朝大元!
“來吧,現下才是今日之重點!”魏轍指點秦文到了那一堆竹簡旁邊。
魏轍翻來覆去的,終於從一堆竹簡中抽出一卷,遞給秦文,申請喜悅的讓秦文趕緊打開看看,此時的魏轍幾乎毫無居士之儒雅文風,一副頗為期待別人趕緊拜讀他大作的神情。
這讓秦文心中暗自發笑,這魏轍怎麼猶如老頑童一般?
“…………”
你妹啊!!怎麼還是篆書?老子不認識啊!你這樣興奮的看著我有什麼用?等我點評嗎?!!秦文心中一陣亂罵,幾乎忘卻了自己此時是個古代人。
“這…敢問先生,這書看起來非同一般,不知……”秦文強裝淡定的問道。
“嘿…小子果然識貨,此乃老夫所著《六韜》,全書六卷共六十篇,雖不敢與孫武之兵法相提並論,卻也足夠你在日後天下大亂之時……為大秦出一份力了,唉!”
“六六六…六韜?!那不是《太公兵法》嗎?薑太公之書怎麼到了先生你手裏?不是在黃石公那裏嗎??”
秦文連珠炮的一陣驚問,同時也驚訝怎麼從沒意識到自己的曆史知識這麼好,到了這古代才越來越發現自己這個特點。
魏轍也像是嚇了一跳,驚問道:“你小子知道此書?!什麼薑太公之書,此乃老夫畢生心血!如若不是嬴政將老夫劃為呂不韋一黨派給罷免,老夫也是一代軍事家了!話說回來,你怎知道老夫隱居之前的名號?黃石公,唔…許久沒人叫了,這是因老夫家鄉故居之側有一數十丈巨大黃石而得名。
“您便是黃石公?!”
剩餘的話秦文隻憋在心中叫喊:黃石公您老不是神仙嗎?這書不是送給張良了嗎?!怎麼給我了?!
PS(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