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229章 不是你說了算(2 / 3)

他想,柳一一真的像溫婉蓉嗎?

還是晃一眼的感覺而已。

既然不像,也不討厭對方,為什麼當初不對人家姑娘好點?

柳一一那句“我走了,帶著孩子先走”的絕望眼神,在丹澤腦中揮之不去,他像與這場婚宴格格不入的孤獨患者,一杯酒接著一杯酒灌下去。

直到宴席的後半段,賓客間喝開了,嬉鬧聊天間,倏爾小廝喊了句什麼,眾人安靜下來。

齊佑顯擺慣了,又逢大喜之日,景陽宮送來的東西自然得讓大家瞧一瞧。

一副鴛鴦戲水的單麵屏風被兩個小廝合力抬到高位,齊佑舌頭發大,介紹道:“這,這是,淑妃娘娘贈送卑職的賀禮!”

一聽是宮裏送來的,且不提繡工如何精細,立刻有馬屁精豎起大拇指,一番誇讚。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就在眾人都誇屏風上的圖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時,丹澤卻愣在座位上半晌。

從他的角度看去,正好看見冬季暖陽折射鴛鴦金線上的反光。

一般繡鴛鴦隻有彩羽用金縷絲,可這對鴛鴦圖,尤其鴛的眼睛異常反態用了金線。

丹澤很快想起柳一一曾說,他們大婚,她一定親自繡鴛鴦圖,而且鴛的眼睛要用金線,象征琥珀棕眸。

如今柳一一願望成真,繡了鴛鴦圖,不過在別人的鴛鴦圖裏完成了自己心願。

一刹那,丹澤覺得金線亮得紮眼。

他下意識明白,為什麼自己找不到人,因為她很可能在宮裏。

丹澤沒細想柳一一如何進宮,趁人多眼雜沒人注意,溜到外院遊廊下,找機會碰溫婉蓉。

畢竟這種場合借口淨身失陪是常用招數,即便守株待兔,不會空手而歸。

果然等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丹澤遠遠看見熟悉的身影,他主動迎上去。

“我找你有點事。”他開門見山,“你能不能幫我去宮裏找個人?”

溫婉蓉挺意外,微微一愣,猜到幾分,問:“你要找誰?”

丹澤遲疑半晌,吐出三個字:“柳一一。”

“柳一一在宮裏?”溫婉蓉徹底愣了,“你會不會搞錯了?宮裏不是誰想進就能進。”

丹澤依在牆邊,腦子反應慢半拍,呼出一口酒氣:“我不知道她什麼能耐進了宮,但剛才那個屏風肯定出自她手,你別問我怎麼知道,如果你願意幫忙,這份人情我記下。”

以溫婉蓉公主的身份,進宮倒不是難事,為難她的是:“你確定人在景陽宮嗎?實不相瞞,我與齊淑妃關係不好,冒然去主宮尋人,怕殃及柳一一。”

一席話提醒丹澤,他沉默好一會,說句盡力而為,轉身離開。

溫婉蓉望著丹澤落寞的背影,直覺他動了真情。

隔天,她瞞著覃煬進了趟宮,理由自然是去仁壽宮探望太後。

太後沒想到她突然到訪,欣喜不已,留人用午膳時說起宮裏軼事。

“皇上前兒個到仁壽宮看望哀家,說等冬至過後,想冊封蘭僖嬪為蘭貴妃,問哀家意見。”

溫婉蓉但凡在宮裏聽聞牡丹的事,一律裝傻:“後宮多幾位妃嬪為皇叔開枝散葉,綿延子嗣不失為一件美事。”

太後點頭,緩緩道:“哀家也是這個意思,蘭家雖曾為朝廷效力,但早已朝中之人,加上蘭僖嬪的出身不好,將來孩子出世,怕不能留在生母身邊。”

事關皇室宗親的臉麵,溫婉蓉暗歎之餘,淺笑道:“皇祖母深思熟慮,想必早已物色好人選。”

太後沒吭聲,繼而又說:“哀家並非偏頗誰,蘭僖嬪這孩子倒合眼緣。”

說著,叫老嬤嬤拿來繡有五色蝙蝠的薑黃絲帕,遞給溫婉蓉:“這是蘭僖嬪送給哀家的歲禮,繡藝不錯,看得出來花了心思。”

溫婉蓉不記得牡丹繡藝精湛,再仔細看看帕子上的繡工,總覺得有幾分眼熟,神使鬼差想到柳一一,她帶著撞運氣的想法,從仁壽宮出來又去了趟合歡苑。

人還在門口,就聽見正廂房傳出牡丹關切的聲音:“你昨天去景陽宮送繡麵,那邊沒為難你吧?”

緊接著,一個清靈婉音的聲音笑著回答:“回僖嬪娘娘的話,淑妃娘娘為人和善,沒有為難民女,民女愚鈍,就怕繡藝入不了淑妃娘娘的眼。”

溫婉蓉聽著聲音一怔,除了柳一一不會是第二人。

隻是談吐與之前大相徑庭,仿若變了個人,說話不急不躁,娓娓道來,若不是知道柳一一的背景,絕不會聯想到粉巷那種下九流的地方。

牡丹還想說什麼,通傳的宮女打斷兩人對話。

溫婉蓉進去時,就看見柳一一規規矩矩坐在杌子上,梳妝得體,妝容精致,一席秋香豎領綢緞坎肩顯出纖細的腰身,她剛想喚人名,柳一一主動起身行跪拜大禮。

“民女劉繡娘叩見公主殿下,恭祝公主殿下新春納福,年年吉祥。”她一言一行全按宮裏規矩,端正的叫人挑不出錯。

溫婉蓉不知為何,心頭微微發酸,說句快請起,扶柳一一起來。

牡丹不知兩人認識,忙介紹:“公主殿下,這位劉繡娘是臣妾在宮外舊友,繡藝很是不錯,臣妾出身卑微,不敢勞煩內務府的公公,便請示太後允我帶人進宮,一來由我差遣,二來有個熟人來陪臣妾說說體己話。”

溫婉蓉自然知道柳一一進宮絕非字麵上的理由,揣著明白裝糊塗,提點道:“這位繡娘似乎在哪見過,姓劉還是姓柳?”

柳一一確定道:“回公主殿下的話,民女姓劉。”

明擺對方不想承認相互認識。

溫婉蓉哦一聲,沒再追問下去。

柳一一萬萬沒想到會在合歡苑見到覃家夫人,她心裏發慌,麵上盡量表現鎮定自若,而後沒敢久留,起身告辭離開。

她走沒多久,溫婉蓉追上來,問得隱晦:“劉繡娘繡藝精湛,不知出自哪個繡坊?”

柳一一行禮,恭恭敬敬道:“回公主的話,民女出自一家小繡坊,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