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居5(1 / 3)

前 言 1

(一)門

北京四合院的對外大門,也稱作街門,依等級高低有廣梁大門、如意門、小門樓等,另外還有專走車馬的車門。

大門不僅講方位,還代表著住戶的社會地位。常說的“門當戶對”、“門第觀念”,就是當時人們對大門建築型製的直接看法。從建築形式上看,大門隻是分為屋宇式和牆垣式兩大類。屋宇式大門就是占用四合院內倒座的房屋半間至數間開門。牆垣式大門就是在圍合成四合院的牆垣上開門。

屋宇式大門還可以細分為幾種不同形式,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如意門,其門扇位於所占房屋外簷柱(支承房屋外簷的柱子)位置,因而門道深邃;大點的如意門占一整間房屋;中型如意門占多半間房屋;小點的如意門隻占半間房屋。如意門兩側砌牆並加以裝飾,門口上方刻兩朵如意形的磚雕。而王府大門則是屋宇式大門中等級最高的大門,這種大門坐落在四合院主宅院的中軸線上,非常氣派,門扇位於所占房屋脊檁正對著的中柱位置,通常占五間房屋,中間開啟三門,或占三間房屋,開啟正中間的一門。清朝順治年間規定,親王府正門廣五間,啟門三,上覆綠色琉璃瓦,每門金釘63個,而世子府門釘要比親王府減9分之2。貝勒府為正門五間,啟門一。僅次於王府大門的屋宇式大門就是廣亮大門了,明清年間住在這種大門裏的也都是有一定官品地位的貴族,其門扇也是位於所占房屋的中柱 位置,占用一間房屋,門口較寬大,大門上安裝有雀替,三幅雲之類能表明院內主人身份地位的飾件。屋宇式大門的另一種形式就是金柱大門,其門扇位於所占房屋前金柱(在外簷柱以內)位置,一般也占用一間房屋,門外雖不如廣亮大門寬敞,但門道空間相對來說就要大一些。屋宇式大門的再一種形式就是蠻子門。其門扇位於所占房屋的外簷柱位置,與如意門不同的是其門兩側不砌牆也不加裝飾,而門框、門檻的形式則與廣亮大門、金柱大門相同。

牆垣式大門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比較小而簡陋的院牆上開門的宅門常用的形式,也可以細分為三種不同形式:其中最普遍而常見的就是小門樓形式,由屋脊、筒瓦、門楣、屋麵、腿子等部分組成,講究點的還有磚雕。其次是柵欄門,顧名思義柵欄門就是由兩扇柵欄型的門組成,安裝在院牆兩邊的木柱上,講究點的,會在上部挑出個卷棚小頂。再就是西式小牆門,大體與小門樓相近,隻是部分造型融入了西方建築特點,或改變了屋脊造型,或改變了門楣結構等。

說到垂花門,它可不是四合院的大門,而是分隔一座標準四合院內院與外院的門,俗稱為二門。一般小四合院則沒有垂花門。垂花門也就是指平常所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係內院的門。雖然現今由於拓寬胡同或街道的需要,有的四合院的外院已被拆除,垂花門就直接拋頭露麵於街頭或胡同裏,起到了大門的作用,但隻能說是替代。正規的垂花門位於四合院中軸線上,離南房丈把的距離,兩側與抄手遊廊相接,遊廊外側就是被稱為看麵牆的隔牆,講究的還在牆上雕刻出精美的什錦窗。通過它把一座四合院一分為二,分出了裏院、外院。抄手遊廊連起裏院的北房和東、西廂房與外院的南房分開。垂花門到北房之間形成一個正方形的裏院,垂花門到南房之間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外院。

垂花門雖是二門,建築裝飾卻非常講究,一般都有一間房子大小,作為門樓。其屋頂由一個尖頂屋麵和一個卷棚屋麵組合成的叫一殿一卷式,屋頂跌宕起伏,既活潑又大方。另一種則僅用一個單一卷棚形式,雖不夠活潑,也不失高雅。垂花門四麵全是門,外側兩根柱子間裝著與大門相仿的第一道門,白天開啟,夜間關閉,起安全防衛作用。內側兩根柱子間還安裝一道由四大扇木板組成的屏門,這道門除有重大活動外,平常都是關閉著,主要起保護內院私秘作用。左、右兩側通著抄手遊廊的叫側門,是人們平常出入的門。垂花門之所以叫垂花門,就是因其外側梁頭常雕成雲頭形狀,其下有一對倒懸的短柱,柱頭向下,頭部雕飾出蓮花瓣、花萼雲或石榴頭等形狀,非常像一對含苞欲放的花蕾,這對短柱被稱為垂蓮柱。聯接這兩個垂柱的部件也都刻有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十分漂亮的雕飾,將這座門樓裝點得格外華麗,所以就叫做垂花門。而月亮門則是內、外院中卡子牆上的圓形門,形似滿月,就叫月亮門,有四扇綠色木板屏門,上書紅字“和平安康”等吉語,其中兩扇整天開著。如果是一座標準四合院,進了大門,穿過門道,就會看見緊貼東廂房南山牆砌的磨磚影壁,在此向左拐,就會見到一個月亮門,進了月亮門往前走幾步,向北轉就到了垂花門。

與大門、二門相關的還有門礅、門鈸、門簪、門對聯等許多構件,既有結構功能又有裝飾作用,表現出民族文化風情。門礅(也叫抱鼓石)本身是固定門檻、門邊的交結點,起穩定門框和安設門扇的作用,後來慢慢發展為觀賞性極強的精美藝本品了,上麵雕刻著“五福捧壽”、“富貴牡丹”、“獅子繡球”、“鹿鶴同春”、“麟吐玉書”、“歲寒三友”、“掛印封侯”、“祥雲海馬”、“暗八仙”“八吉祥”等豐富多彩。內涵深刻、寓意幸福吉祥的圖案,體現出人們的美好願望。門鈸是裝飾在大門門扇外的金屬件,多數是用黃銅製作,六角形中間是凸起的半圓形帶環或拍葉,也有做成獸頭形的。在沒有電子門鈴那會兒,是敲門用的響器,因外形很像樂器中的鈸,所以就被稱之門鈸。門簪位於大門上方,將連楹銷在中檻上,兩個至四個不等,為六角形,上麵雕刻著“吉祥如意”或“福壽”等吉辭,也有雕繪彩圖作為裝飾。門對聯是鐫刻在大門兩門扇上的對聯,表達住戶的信念、品位、追求,聯句對仗工整,書法精湛。較多見的是“忠厚傳家久 詩書繼世長”,“總集福蔭 備致嘉祥”,“子孫賢族將大 兄弟睦家之肥”, “忠厚留有餘地步 和平養無限天機”,“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等。做買賣的人家門上題寫“增得山川千倍利 茂如鬆柏四時春”;讀書人家門上題寫“門庭清且吉 家道泰而昌”:一般人家“慎言語節飲食 永佑慶長壽康”;有個性的

“闌看城上月 遐想會中蘭”;文革時期的門對聯有“革命無罪 造反有理”, “鬥私批修 不破不立”,“艱苦奮鬥 自力更生”等。門對聯為我們留下了時代變遷、世事滄桑的印記。

(二)影壁

與門密切相關的再就是影壁了,影壁既有裝飾作用,又有遮擋功能。古稱“屏”或“樹”,南方有些地域也稱之為“照壁”。常見的四合院影壁可分為三種。一種是門內的一字壁,進了大門就能見到,位於東廂房南山牆,簡單的是借山牆在上邊挑出屋簷,砌出小牆帽做成影壁樣;更簡單的則不做頂,直接在山牆上用青灰加框,白灰抹出一塊長方形影壁心;這都稱為座山影壁。講究點的在山牆外單獨砌一牆體,稱為獨立影壁,下設基座,頂部牆帽起清水脊或元寶脊,覆筒瓦頂, 牆體中部的影壁心用磚雕並用磚做出匾牌,上為“迪吉”、“鴻禧”、“戩轂”等吉祥的文字,或是用磚雕花飾,中間為棱形雕花圖案“蓮花荷葉”、“鳳凰牡丹”等,四角為四組三角形磚雕圖案“鬆竹梅蘭”、“鶴鹿同春”等,叫硬心影壁。影壁心用木條做花紋圖框,掛木匾牌的叫軟心影壁。另一種是大門外左右兩側的八字影壁,有這種影壁都要往裏退2、3米,使門前形成一個緩衝空間,襯托得大門更加堂皇寬敞。再一種就是大門對麵,胡同另一側正對大門的一字或雁翅影壁,起到遮擋對麵不整齊的房屋的作用,使大門外顯得幹淨整潔。影壁與大門形成了四合院住宅的先導空間,相互襯托,密不可分。作為屏蔽,使外人無法窺見院內;作為標誌,則是四合院的一個“徽記”,又給人空間變換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