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潤人生溫情故事53(2 / 2)

我慢慢地嚼著地瓜,默默地聽著老人的絮語,一時無以言對。

“小夥子,你看我今天晚上,到現在隻賣了你三個地瓜,可也不用抱怨,想想還有一晚上賣一百多個的時候呢。過日子就跟賣地瓜似的,今天順心了,明天可能就不大如意,後天或許又變好了。人哪,就得常開導自己,別讓煩惱纏住自己,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地好好地過日子……”

老人的一席話,不由令我怦然心動:是啊,生活裏總是難免有些磕磕碰碰,幹嘛要讓煩惱纏住自己呢?

望一眼爐膛內紅紅的炭火,我頓感周身一熱。我感激地和老人揮手道別,走出很遠了,仍禁不住回頭朝老人的方向張望。

我決定不留宿S市了,不去找麗麗述說那些抱怨的話了,而是連夜返回單位。

許多年已經過去了,我已在事業上取得一些成績,可我仍然清晰地記著那位在寒冷的冬夜裏,隻賣了三個烤地瓜的老婦人和她說的那些話,並且相信自己將會一生銘記。

拾破爛的親戚

春節回家,看到陽台上堆了好幾個裝廢紙、空瓶子的垃圾袋,我過去拿起來要把它們都扔了。母親攔住我,說不能扔的。我納悶:母親一輩子愛清潔,以往家裏有一點兒垃圾,她都要趕緊扔到樓下的垃圾箱裏,怎麼現在突然攢起這些破爛來了?

母親見我茫然不解,笑著說:“那是給一個親戚留著的。”

我更糊塗了:“這破東西哪個親戚能要啊?”

“有要的,有要的,你放在那兒吧,不用你勤快了。”母親把我攆回屋裏。

父親見我一臉的困惑,向我做了解釋——母親認識了一個收破爛的婦女,聽說日子過得挺艱難的,就告訴人家,她的破爛今後隻送不賣了。打那以後,每聽到有收破爛的吆喝聲,母親都要趴在陽台上看看,隻要一見到是那個婦女,就招呼她,然後樂顛顛地親自跑到樓下,把攢了好多天的破爛分文不收地送給人家。

我不以為然道:“拾破爛的生活可能都不大容易,你不想賣錢,隨便送一個人就行了,幹嘛非得等那個婦女?”

母親認真起來:“那可不一樣,我認識的這個人心眼兒好,那天你父親不在家,是她幫我把一袋麵抬上樓的。”

“那你不是謝過她了,還送了她不少的破爛嗎?”我從父親那裏知道母親對那樣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一直耿耿於懷。

“謝是謝了,送也送了,可越送越有感情了,慢慢地我就把她當作咱鄉下的一個親戚了。她和咱們一樣,都不在乎那一點兒破爛,可這裏麵的情分卻是千金難買的。”母親語氣裏透著滿足。

說話間,樓下響起了收破爛的吆喝聲,母親笑嗬嗬地告訴我:“我聽出來了,是她來了。”

看到樓下母親和那位衣著儉樸的中年婦女站在陽光中親切交談的身影,我的心中倏然滾過一個溫暖的詞彙——感動。真的,那一瞬間,我突然感覺母親認識了一個非常好的親戚,那在簡單的饋贈中,流溢的正是人與人之間不可或缺的濃濃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