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學會用幸福造句 哪一個都重要
朋友阿豐喜歡給報刊寫些很有哲理性的小文章,日子一久,竟贏得了不少的讀者。每每有讀者來信,他都非常高興,都要認真地一讀再讀,還要擠時間一一回信。
一天,他的妻子跟我訴苦,她說阿豐最近簡直是犯傻了,每天光忙著給讀者寫回信了,連稿子也顧不上寫了,掙的那點兒稿費不夠往裏麵搭郵資的了。他那強脾氣誰也說不動,隻好找我這個文友來勸勸他,別寫那些沒用的回信了,有時間多寫兩篇稿子賺點兒稿費貼補一
下生活,那該有多好。
見到阿豐時,他正忙著給天南海北的中學生讀者寫回信。我順手拿過兩封來信一讀,不禁淡然道:“有興趣看完這些幼稚的來信就不錯了,挑一兩個回封信也就算了,大多數就略過去吧。”
“不行,哪一個都不能忽略,因為每一封信都凝結了某些情思,都需要用心去閱讀,用心去回。”阿豐很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寫著。
“可你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都有限啊,再說了,你的回信恐怕也解決不了什麼重要問題。”我一副看透世事的神態。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也許我的某一回封信,對某一個人真的很重要呢,尤其是那些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人。”阿豐固執中帶著自信。
“你的博愛之心令人佩服,可天下需要關心的人多了,你能關心得過來嗎?”我還想說服他。
“正因為關心不過來,我才應該更加重視有緣通信的每一個朋友呀。你不用勸我了,在我看來,哪一封信真的都是不能省略的。”阿豐寶貝似的悉心整理著每一封讀者來信,穿窗而過的陽光映著他的那份自然與隨和,一如他筆下那些清新、睿智的文字。
一瞬間,我被世俗浸泡得有些冷漠的心竟有了一份感動:隨時都能把遙遠的陌路人看得很重要的人眼裏,即使付出的再多,他的內心裏其實也是幸福無比的……
一雙融滿深情的鞋
大四最後一學期開學時,全學年最困難的林,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回來了,他給本寢室的同學帶了一份珍貴的禮物——給每位同學一雙母親親手縫做的布鞋。
悉心的林事先悄悄地量了大家的鞋碼,所以每個同學拿到的鞋,穿上去大小都非常合腳,都感到很舒適。
平素講究穿什麼都要名牌的凱,一邊試鞋,一邊坦然道:“林,有緣成為同學一場不容易,如果說以前大家都幫過你一把,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你不用老是惦記著怎麼回報大家。”
大家也都讚同凱的觀點,紛紛表示同學之間友情為重。
林感激地說:“大家的真情我記在了心裏,我也知道大家今後也許很少有穿這些鞋的場合,但這是母親的一份心意,她多次念叨著一定要送一份禮物,給經常關心自己兒子的同學……”
“難為她老人家做了這麼多鞋,要費多大的功夫啊!”林上鋪的鈞一句話提醒了大家,大家恍然想起,林的母親先天性的雙目失明。
“哦,沒什麼,是她非要親手做的,她先用積攢了許久的碎布,糊了一張又張的袼褙兒,一針一針地納了鞋底,又自己摸索著鉸了鞋樣,起早貪黑地飛針走線,趕了好幾個月才做好了這八雙布鞋。”盡管林的敘述是那麼平淡,大家還是在眼前浮動出遠方山區的老人家細心縫製的情景。
片刻間,寢室裏一片靜默。大家不約而同地再次把目光投向自己手裏的布鞋,撫摸那縫得非常勻稱的鞋底和鞋口那細密的針腳,不由得驚訝地發覺——原來自己手裏拿著的正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啊!
那天,全寢室的同學都鄭重地換上了那雙千層底的舒適無比的布鞋,一起走進各種名鞋紛呈的校園,迎接眾多同學驚訝的注目,大家的眼裏流露著無以掩飾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