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伊拉克小朋友的一封信
江蘇 佚名
遠在伊拉克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你們想不到吧?我是從遙遠的中國給你們寫這封信的。自從我在電視和廣播裏知道你們美麗的祖國多次被美軍襲擊,你們的同胞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裏一直忐忑不安,感到非常難過。這麼惡劣的環境,你們能正常學習嗎?生活得怎麼樣?我真想為自己插上一雙翅膀飛到伊拉克看看你們。
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而我的家鄉南京更美麗,這兒的水格外清,天格外藍,地格外闊,樹格外綠,花格外豔。尤其是梅花,它是我們南京的市花。
梅花的顏色很多。有粉紅色,有白色,粉紅色的梅花像仙女織出的粉紅色綢緞。白色的呢?也隻有雪才可以和它相提並論了。早春,梅花盛開,遠看,那白色的梅花開滿枝頭,好似積雪,把樹枝都壓彎了!近看梅花就像是一群親密無間的小姐妹身穿粉色連衣裙,在一起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呢!一陣微風吹來,梅花散發出陣陣芳香,沁人心脾,叫人流連忘返。
伊拉克的小朋友們,真遺憾,你們不能來中國,來南京,來觀賞美麗的梅花。不過,等到你們國家和平了,我歡迎你們來中國,來南京,一起分享這分快樂。
在中國,還有許多有趣的節日和食品,比如春節吃餃子,在南京吃鹽水鴨,在吐魯番吃葡萄……
祝你們國家早日和平!
你們從未見過麵的朋友:袁曦
×年×月×日
亮點評析
這是一篇立意很好的作文。從開始對伊拉克國家現狀的描寫,引發到對同齡小朋友生活學習情況的擔憂,不由讓每一位讀者都產生了憐憫之情。文章的結尾充分想象,表達小作者對未來和平的憧憬和向往。
諸葛亮——讀《三國演義》有感
湖南 李澤邦
諸葛亮這名字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之所以流傳廣泛,就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其一,諸葛亮忠心之度,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諸葛亮本生在隆中,後經徐庶介紹,效忠於劉備,從“火燒新野”到“六出祁山”,無不是諸葛亮出謀劃策。如果說,在蜀漢的鼎盛時期,諸葛亮是為了榮華富貴的話,那在“大意失荊州”和“火燒連營”、“白帝城劉備駕崩”後足以見其忠心了。那時,諸葛亮完全可以奪阿鬥之皇位,自封為王,但是因為劉備的囑托,他卻要支持輔佐阿鬥,“六出祁山”,成就霸業。為了漢室的大業,為了天下的老百姓,諸葛亮付出了太大太多的精力,53歲就死於軍中,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再者,諸葛亮乃是千年一遇的奇才,什麼事都能有所預見,未出茅廬能預見三分天下之格局……他雖無張飛之猛,關羽之勇,可憑他那治國的才能和用兵如神的計謀比起來卻毫不遜色。比如七擒七縱孟獲,諸葛亮不是一味地屠殺生靈,而是運用智慧,攻心為上。此類事情,如空城計,用鎮靜自如、彈琴飲酒的姿態,“趕”走了百萬雄師,氣死周瑜嚇走活仲達……令我不得不佩服他。
其三,可惜的是,因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諸葛亮失的偏偏是最重要的軍事基地——街亭。這是用人不當,忘記了先帝的再三叮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這就證明,人難免有錯誤。
在那時,諸葛亮能具有這樣的才智、忠心,真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可惜,未能成大業啊!
亮點評析
作者大膽地對書中人物進行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筆老練、犀利,感情真實自然,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讀書筆記。
不要再出現“同桌冤家”——讀《淘氣包馬小跳》有感
上海 孫昀
在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淘氣包馬小跳——同桌冤家》。《淘氣包馬小跳——同桌冤家》是一本有趣而又有教育意義的好書,讀了以後我深有感觸!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路曼曼與馬小跳,書中講了他們彼此戰爭的事情。老師叫一個班裏最聽話的學生路曼曼看管班裏最調皮的學生馬小跳,他們原本是一對好夥伴,自從路曼曼把馬小跳的不良行為的登記告訴了老師以後,他們同桌冤家的戰爭,就這樣拉開了序幕。挑起戰爭的基本都是馬小跳,全副武裝,披掛上陣,頻頻向路曼曼發起進攻。一上數學課,路曼曼逮住機會就向馬小跳展開反擊,他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就這樣,一部好看的同桌冤家的好戲上演了。
在我的生活當中,同桌冤家這部戲常常演出。每個和我坐的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爭我鬥,我與同桌總是水火不容。比如說我們每個人的課桌吧,我決不讓別人霸占我的課桌,我和我的同桌是每個人各占一半,誰也不許占誰的地方,如果不守約定,我就毫不留情地打他一下。
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一個原本可以很和諧的團體,會被自己的一些壞習慣破壞,退一步海闊天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樣的團體不好嗎?何必去過你爭我鬥、水火不容的日子呀!
這本書不僅啟發了我,還告訴我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應該做什麼,又不該做什麼。這本書對我的影響真大啊!
亮點評析
小作者對故事情節的複述寫得十分生動,用“一部好看的同桌冤家的好戲上演了”結束“讀”的部分,給大家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寫得恰到好處。小作者聯係自己生活實際的部分,寫得很貼近小學生的生活,讓人看了感同身受。
讀《桃花心木》後有感
吉林 黎超凡
今天,讀了散文《桃花心木》,我懂得了如果過於依賴別人、自己不動手做事,就不能掌握生存本領,終將被社會所淘汰的道理。
“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了澆水,樹苗就會枯萎得更多。”種樹人說的這句話很有道理,如果每天給樹苗澆水,樹苗的根就會浮在地表上,隻吸土地表麵的水,不能深入地下尋找水源,而一旦停止了澆水,樹苗沒有了水源,自然就會枯萎。
樹是如此,人又能怎麼樣呢?人也是一樣!不能過於依賴別人,如果一個人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就會產生依賴的心,無所事事,從而不去觀察社會,研究生活,隻能看到表麵部分,而不能理解事物的內涵。就如一則笑話所說:有一天,一位富翁問自己那大腹便便、懶惰的兒子:“米是從哪裏來的?”兒子平時隻見過廚子從麻袋裏把米拿出來,便不假思索地說:“從麻袋裏來。”正是因為這位富翁的兒子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隻看到了表麵的東西,以至於米從哪裏來都不知道。一旦他依賴的人去世了,他終將失去所擁有的一切。
以前,我也十分依賴父母,都10歲了,早上起床還要父母幫我穿衣服。在讀了《桃花心木》後,使我明白了過於依賴別人是不行的,隻有靠自己努力奮鬥,才能掌握生存的本領,不被社會所淘汰。
亮點評析
林清玄的這篇哲理性的散文通過給樹澆水告訴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別人。小作者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了自我反省,提高了認識,非常難得。
讀《麥田裏的守望者》有感
貴州 陽陽
那天去書店,我從一大堆世界名著中挑了一本很薄的書,名字叫《麥田裏的守望者》。我拿起這本書時,沒有想到這麼薄的一本書會對我產生那麼大的影響,使我感觸很深。我覺得這本書的形式和內容都很出色。
美國的50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剛剛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麵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麵,人們缺乏理想,意誌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的大背景下,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煙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裏的守望者”。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像。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了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墮入平庸。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仿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久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
亮點評析
這篇讀後感是小作者獨立思考的結果,他敏銳地觀察到了自己這一代人與書中美國50年代那一代人有一些相似之處,從而對這本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真切的感受。把這種發自內心的理解如實地寫下來,體現出的就是一顆真實的平常心。
《西遊記》風雲人物排行榜
湖南 錢佳權
讀過富含軍事謀略的《三國演義》,仰慕過行俠仗義的《水滸》中的英雄豪傑,也深思過《紅樓夢》裏盤根錯節的四大家族,但令我記憶最為深刻的還是要數降妖伏魔、大快人心的《西遊記》了!
若要問我最崇拜誰,當然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了,你看這個美猴王,大鬧天宮,壓在山下多少年也不屈服,後來一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用他那出神人化的七十二變,降伏了多少妖魔鬼怪啊!他雖然有些霸道,還有些驕傲,但是他做事敢作敢當,從不貪生怕死,是我們男子漢的楷模呀……
排行第二當屬忠厚老實的沙僧啦!你別看他長得一副凶神惡煞樣,其實心地善良著呢!他整天擔不離手,一心想的就是護送師傅西天取經。更值得讚揚的是,他還化解了悟空與師傅、八戒之間很多的矛盾呢!假如沒有他這個老好人,和事佬,這西天一路上不知道還要經曆多少回波折呢!我打心眼裏喜歡這個好好徒弟!
這排名第三給誰正叫我為難呢!給唐僧吧!你看他長得倒是一表人才,心地倒也善良,可是就是太笨了,人妖不分,顛倒黑白,常常念那緊箍咒令忠心保護自己的大徒弟孫悟空滿地打滾,折騰得死去活來,甚至還把他趕回了花果山,隨後害得自己也吃盡了苦頭,那時候我真想衝進去拉一下唐僧的耳朵,給他提個醒!
要不把第三把交椅給八戒吧!這家夥,長得豬頭豬腦不說,還好吃懶做,經常向唐僧打孫悟空的小報告,搬弄是非,降妖時還常被妖怪們捉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究竟誰得第三呢!親愛的小讀者,不如你來幫我定吧!
讀完全書,再仔細想一下,豬八戒是現實的,沙僧是老實的,孫悟空是智勇雙全的,唐僧是慈悲的,他們都給予了我很多的生活的道理,教會我善良寬容,疾惡如仇,當我麵對困難時會想辦法去戰勝,而不是逃避。我知道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我不會遇到困難就怨聲不絕,也不會發現別人的缺點便對他厭惡,因為人無完人啊!
或許,排行第一的位置應該送給那個充滿智慧的吳承恩先生才是最合適的!
亮點評析
小作者把對《西遊記》中人物的喜愛以排行榜的形式展現,既寫出了感想,又交代了故事的來由,“讀”與“感”結合自然,思路清晰。文末感受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來談,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呢!
讀《匆匆》有感
廣西 佚名
每當我打開一本新書,閱讀一篇好文章,就好像在我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朱自清的《匆匆》就是這樣,它給我啟迪,給我力量,催我奮發上進。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春意盎然、充滿詩情畫意的開頭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仔細看下去,作者原來不是為了描寫明媚的春光,而是用去而複返的燕子、枯而複青的楊柳、謝而複開的桃花來反襯時光“一去不複返”;告訴我們要珍惜時光,要奮發向上、有所作為。字字句句都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古往今來,人人都知道時間是寶貴的。有了時間可以學習、工作,可以增長知識,創造財富。工人叔叔造機器需要時間,農民伯伯種糧食需要時間,科學家創造發明需要時間。社會的進步、祖國的富強都需要時間。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成就。
你看,文章說得多形象啊!時光從水盆裏、從飯碗裏、從凝視的雙眼前過去了,從身上跨過、從腳邊飛去了,像輕煙、像薄霧那樣飄走了,就像俗話說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誰能抓住它呢?誰能留下它呢?
我剛剛過了12周歲的生日,屈指一算,有4000多個日日夜夜從我身邊匆匆流過了。我升到小學六年級,還有200多天就要小學畢業了。如果再有將近4000個晝夜,我就將大學畢業走向社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怎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畢業生呢?將來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建設者呢?什麼都需要學,什麼都需要時間。有時我真著急呀,恨不得一把拖住時間,讓它慢些跑。爸爸說,時間是拖不住的;媽媽說,要珍惜時間,就要會利用時間。我體味著爸爸媽媽的話,反省著自己。就在我上課聽走神的時候,就在我放學貪玩的時候,時光不就悄悄地從我身邊溜走了嗎?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做一個合格的畢業生,要想有所作為,就要像老師說的那樣抓緊眼前的分分秒秒去學習,去努力,去奮發向上!這就是朱自清的《匆匆》——這篇500字左右的短文給我的啟迪,給我的力量!
亮點評析
此文從朱自清對時間的形象描述中,聯想到時間對工人、農民、科學家,對社會、國家的作用,再聯係自身實際,說明分析時間對一個小學生的重要性,內容具體,條理清楚。
讀《大圈小圈》有感
程晨
星期天,我把所有作業都做完之後,隨手拿起了一張報紙閱讀。突然,我發現了一個怪怪的標題《大圈小圈》。這是什麼意思?講的都是什麼內容?於是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古希臘有位著名的哲學家叫芝諾,一次他的學生問他:“您的知識十分淵博,您回答問題總是十分準確嚴謹。可您為什麼還是孜孜不倦地學習呢?”芝諾畫了兩個一大一小並套在一起的圓圈,然後向他們解釋說:“大圈的麵積是我所掌握的知識,小圈則是你們所掌握的知識。顯然我的知識比你多。但是在這兩個圓圈的外麵,就是你與我無知的部分。你說,麵對這浩瀚無比的知識海洋,你我怎能不學習呢?”讀了這段話,我的心不由得一震,是啊!隻有真正有學問的人才總會感到自己的知識不足,在攀登知識高峰時就會更謙虛,最終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獲得了成功。
我們生長在知識不斷更新和變化的信息時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更豐富的知識。現在,國家正在為中小學生“減負”。我們一定要正確對待它。“減負”不等於不刻苦學習,“減負”不等於不認真完成作業,“減負”不等於不考試。“減負”後多餘的時間幹什麼,這一點很重要。我是這樣安排的:多讀些有意義的課外書,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多讀些外語,提高口語和聽力;結合自己的特長多搞些活動。學習電腦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電腦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嘛。所以我們要用“大圈小圈”的精神鼓勵自己,努力學習,頑強拚搏,做新世紀的合格建設者。
亮點評析
讀完《大圈小圈》,小作者深受啟發和教育:隻有真正有學問的人才總會感到自己的知識不足,在攀登知識高峰時就會更謙虛。這篇讀後感,提出了學習的重要性,觀點鮮明,教育性強。
我在書中找到了樂趣
佚名
如果問我愛好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最愛讀書。
每當我讀到一本好書時,感覺就像駕著一葉輕舟在海上乘風破浪。書上的妙詞佳句、格言俗語像陽光一樣灑滿我的心靈。我隨著作者的心緒經曆著情感、智慧的波動,和逝去數百年的偉人進行著心靈的對話和交流。我的視野,在閱讀中變得空前的開闊……我不知道,世界上如果沒有書,我的生活將會變得如何貧乏與單調。
我總是如饑似渴地尋覓著好書,就像尋找從未謀麵卻渴望相識的朋友。小時候,一本名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小人書深深吸引了我,我被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成長經曆和堅強意誌所感動。十分可惜的是開頭和結尾都被撕掉了,中間還掉頁。我渴望讀到完整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隻要一有空,我就去書店。可服務員說:“這種書現在根本找不到,這樣的書沒人讀了,不好賣,所以出版社就不出了。”但我不死心,終於有一天,我在一個喜歡集郵的朋友家看到了一本繁體豎排,20世紀50年代出的版本,頓時欣喜若狂,用兩張我最心愛的郵票將這本書換到手,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這兩年,爸爸媽媽年輕時代讀過的一些書,比如《苦菜花》、《青春之歌》等,又出現在書店櫃台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被重印。當我用零花錢將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新書買到手時,那種激動和喜悅是難以言表的。
我愛讀好書,好書將我帶進一個神奇的世界,我願意終生以書為友。
亮點評析
熱愛書吧,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如作者所說“書上的妙詞佳句、格言俗語像陽光一樣灑滿我的心靈”,小作者的語言如此優美,有賴於書的功勞。讀這樣的好文章、好句子,簡直就是在享受一種美味佳肴。
讀《找星星》以後
上海 陳璐
《找星星》是本好書,誰看了都會說好。我看了以後,懂得了不少關於星星的知識,看看書上的全天星圖,就能知道整個天空中的星星和星座。
以前,我隻聽說過一些星星的名字:北鬥星、北極星……但不知道它們在天空的哪一邊,更沒有想到過找一找它們呢!現在,我不僅從圖上看到了以前聽說過的星星,而且還看到了許多沒有聽說過的,也沒見到過的星星、星座。看了這本書後,還學到了找星星的方法。夏天的一個晚上,天氣晴朗,滿天星鬥閃閃發光,像數不清的眼睛一眨一眨的,仿佛在問:“你認識我們嗎?”我急忙拿了《找星星》這本書,來到陽台上,決心按全天星圖找星星。
過了一會兒,我沒有耐心了,連人們常說的北鬥星也沒找到。北鬥星不是像個勺子嗎?為什麼我找不著呢?我想起了老師常說的話:“做事要有耐心,要細心,更要有恒心。”於是我又開始找了。不一會兒,果然在北方天空發現了七顆明亮的星星,把它們連起來,像一把勺子一樣,我不由得喊起來:“哈哈,我找到北鬥星啦!”接著,我又按書中的方法找北極星,在“勺子”邊兩顆星再延長五倍遠的地方,哈,終於找到了!好大的一顆亮晶晶的星。啊,它正朝我笑呢,這就是北極星。這時我興趣更高了,繼續找到了牛郎星、織女星。在寬闊的銀河岸,牛郎織女每年七月初七才可以相會一次。將來有一天我去銀河訪問它們時,替它們傳個信搭個橋……讀了《找星星》以後,我對宇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想:現在站在地球上找星星,將來,我要坐著宇宙飛船到宇宙上去找星星,到各個星星上去串門兒。為了將來,我得從現在開始做好一切準備,算好每道數學題,寫好每個字,學好一切本領,將來當個宇航員,到每個星球上去探索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