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接著說:“現在需要物色學習航空的人選,今天先找你談談。你要有帶領一部分同誌留新疆學航空的思想準備!”
呂黎平又驚又喜地注視著陳雲,心裏既高興又忐忑不安。若真能插上鋼鐵翅膀飛上藍天,向猖獗的敵機開火,為死難的烈士報仇,那是多麼光榮的使命呀!可是,自己就這麼點文化,能學會駕駛複雜的飛機嗎?當他說出自己的擔心後,陳雲溫厚地一笑,說:“你才20歲,身體又好,而且語文有一定基礎,主要是數理知識還要提高。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你可以集中一段時間抓緊補習文化嘛!”
陳雲的話,是鼓勵,也是決定。呂黎平懷著忐忑,懷著企盼,立即表示:“我服從組織決定,一定不辜負黨的期望,爭取早日飛上藍天!”
陳雲最後說:“我的這些設想,還要報黨中央批準後才能實施,你就等通知吧!”
呂黎平回到幹部隊,心裏充滿融融暖意,興奮得一連幾個晚上未睡好覺。他對駕駛飛機飛上藍天心馳神往。
陳雲開始找新兵營各大隊領導調查摸底,預選學習航空的對象。為了保證政治上的高質量,決定全部從共產黨員中選拔。基本條件是:年輕、身體好,有一定的文化。原計劃預選50名候選人,但內定了30多名後,陳雲就不再選了。
1937年11月上旬,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的代表王明、康生和鄧發從蘇聯回延安。他們乘坐一架由四台發動機改裝的蘇聯軍用運輸機路過迪化。黨中央決定陳雲搭乘這架飛機回延安,鄧發留下來接任黨中央代表。
陳雲離開迪化前告訴呂黎平,有關學習航空的事,他回延安後要當麵向黨中央、毛主席彙報,並說:“新兵營的同誌絕大多數是紅四方麵軍的。考慮到這是我們黨組建的第一支航空隊,要讓各方麵軍都有代表學航空才好。我準備在延安再選20名左右紅一、二方麵軍的同誌,來新疆學航空。”
陳雲乘飛機飛向延安。鑽石般透明澄澈的天空中跳動著一串轟鳴聲。
西路軍餘部進入新疆的400多人中,最先回到延安的是幾個軍師職幹部,他們緊接陳雲之後乘飛機到達延安,時間是1937年底。
延河水,滋潤著一個新世界;寶塔山,堅韌地托起新天地。一部中國革命史行進在蒼茫的山河間。1937年12月一個晴朗的日子,延安沉浸在一片和煦裏。李先念、李卓然、曾傳六、程世才、郭天民、李天煥等向毛澤東住處走去。毛澤東穿著潔淨的灰布軍裝迎上前,和大家一一握手,並連連地說:“你們辛苦了,辛苦了!”
紅日當空,映紅天際,使浩渺無垠的黃土世界百倍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