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升親和力 走近“零距離” 後 記
在新邵縣委組織部工作十年,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別點兒的事情才比較像樣,這才有了這本書——這有點兒像我們的國家“逢五逢十”搞大慶的意思。
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關於工作方麵的書。該書所選文章均在市級以上黨報黨刊發表。黨報黨刊的文章,怎一個乏字了得。所以如果有人肯讀完它並由衷地認為其中也有一兩篇文章很有意思,我隻能認為:這純屬意外。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總是被縣城裏好些人拿來套用“組織部來了個陳東風”,這句話曾一度很長時間膨脹了我的虛榮心。
那個十年,屬於我的青春期。人的一生中,青春期是鮮花盛開的季節,最重要的是青春,眨眼之間便消逝的也是青春,要裝扮生活,就要這時打好底色。我不知打好底色沒有?隻感覺自己每天大腦神經繃得很緊,甚至有時走路也低頭皺眉,作深思狀;有時吃飯拿著筷子還在比劃,作寫字狀;夜間想到好詞,曾多次悄然下床,啟燈記錄。在這十年,邵陽市每次召開組工調研信息工作會議,均會安排我做典型發言;每年都是縣裏的十佳新聞工作者,2005年至2011年連續7年年度考核優秀,獲2008—2010年度湖南省“優秀組織工作者”,2010年獲湖南省人民政府三等功勳章。這裏,並不是著意要炫耀一些所謂的成績,而是僅僅表達自己這十年的確認真過。
那個期間,工作外,隻做一件事——寫作。我作文是在從政困惑時迸發的。官場外表平靜,內裏卻驚濤駭浪,無任何社會背景的我打拚政治,那些年的生活給我觸動很大,讓我看到了一些人變異的嘴臉。在這種氣氛下正常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就是在這段困惑而壓抑的日子裏,我寫了好些小說和雜文。就這麼些作品,其實它們是大背景與小背景、理想與現實,讚揚與鞭韃相撞擊的產物。它們揚棄了傳統,反映了社會,溝通了心靈,由此贏得了讀者。正因為長期以來一股文學內力運行於心,才促使自己能夠在從政中自省,自覺地把文學的百姓觀點與從政的人民利益一起融進公文寫作中,本書就選錄了好些普通黨員的先進事跡。
本書的順利出版發行,在這裏,我要感謝很多人。
感謝原新邵縣委書記,現任邵陽市正廳級幹部、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肖洪泰,一直諄諄教導我如何為人為官,指引我前進的方向,使我避免了一些錯誤和失誤,並欣然為我書作序,有力地鼓舞了我。他離開新邵都好幾年了,可那裏的百姓和官員對他一直有種不舍的情結。
感謝原新邵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派駐國有重點骨幹企業監事會主席傅箏,把我從一偏遠鄉鎮公選到縣委組織部。她不搞論資排輩,不問英雄出處,隻要你有足夠的才華,就會給你無限表現的機會。
感謝新邵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等單位從事文字工作的兄弟,書中好些材料聚結了他們的思想和智慧。
知名暢銷書作家、書法家野狐為本書題寫書名;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院畢業生陶慧姿為本書做過修正、潤色和打印工作,並對本書進行歸集整理;還有,本書的編輯對書中每篇文章逐字逐句進行了校對,對書稿的結構與文字提出了中肯的見解與建議,使這本書得以規避很多毛病,對他們一並深表謝意。
我要把此書獻給我的母親。即使在那個經濟拮據的年代,母親也從不反對我買書。母親去了天堂,我仍然能感覺到母愛,感覺到自己無論在哪裏,總有她一雙關注我的眼神相隨,對我心想事成的祝福也一樣天長地久。
陳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