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1 / 1)

公元1533年,盛極一時的殷王朝分崩離析,東部的段氏家族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入京都長安,皇室貴胄紛紛出逃,殘暴的閔帝服毒自盡。同年,段南鎬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為旭,是為旭國。之後,盤踞各地的勢力相繼起義,整個中原形成群雄割據的時代。

段南鎬勵精圖治,使其治下的百姓修養生息,與各地群雄虛以委蛇。各地勢力互相爭鬥,終於在公元1543年,中原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其中,旭國的實力最強。公元1545年,旭國大將軍竇建成出兵突襲西方的夏國,同年年末,夏國被滅。公元1547年,越國國君病亡,太子即位,段南鎬派使臣出使越國。同年,越國大將軍薛世鋒推翻新君,投降旭國。至此,段南鎬統一中原,改國號為東旭,史稱東旭王朝。同年末,高祖段南鎬大赦天下,分封王侯。其中,按其功勳,分封四位異性王爺,分別是平北王竇建成(鎮守幽州),平南王薛世鋒(鎮守泉州),東陵王祁仁捷(鎮守揚州),西陵王馮慶富(鎮守滇南)。

公元1560年,高祖段南鎬駕崩,太子段文寧即位,號文宗。文宗時期,四大家族勢力日漸龐大,尤其是平北王和東陵王,其次是西陵王,實力最弱的是平南王。因此,按照太後旨意,冊立馮書惠為後以拉攏西陵王。然而,帝後相處並不和睦,又加上漠北的突厥蠢蠢欲動,為安撫和仰仗平北王竇建成,於是冊封北平郡主竇盈盈淑妃。淑妃入宮兩年生下元楚公主。太後壽辰,各地藩王攜家眷拜賀。文宗鍾情於平南王之女薛嫻芝,因為庶出,僅冊封為嫻婕妤,但盛寵一時。薛嫻芝進宮不到兩年就從婕妤升到昭儀,然後再封為德妃。此時,平南王一派榮寵無限。時隔兩年,德妃薨。皇後馮氏產下一子,立為太子。公元1580年,年僅18歲的皇太子段慕胥登基為帝,號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