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清軍全體出動了?你確定是全體出動了,不是他們在虛張聲勢吧?”吳三桂驚慌的喝問道。
“大人,在下和兄弟們是真的看見了清軍的大部隊,無邊無際的,比之前打咱們關寧軍的時候出動的人馬還要多的多呢!他們的人也發現了我們,但是並沒有為難我們,反而是主動向我們示好,表示這次他們不是針對關寧軍而來的,屬下也搞不清楚他們這到底是何居心!”吳三桂部下前鋒將劉大力說道。
吳三桂帳下幕僚馬秀文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道:“大人,看來多爾袞之誌不亞於皇太極啊!他們這是擺明了來搶奪江山的,不過,多爾袞真的讓我刮目相看!”
吳三桂皺著眉頭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馬秀文嗬嗬一笑,說道:“這虛國遠征,如果是從正麵看,那叫做有魄力,有決心,從反麵看,那就是孤注一擲,衝動!如今正是決定中原歸屬的關鍵時刻,在這個時候多爾袞選擇了虛國遠征,足見其雄心壯誌和他的遠大魄力。”
“這樣的人,比起李自成來,顯然更有機會坐穩這天下的江山!建奴三十年來步步崛起,比之李自成那烏合之眾如何?皇太極治國修文崇武,早已經不是那番邦部落,而是一個文明大國了,這一點,京城裏的那幫子腐儒不知道,大人還不知道嗎?”
吳三桂頹然的歎了口氣,垂下了自己高傲的頭顱。
吳三桂在關外長年累月的和清朝打交道,掌握的是第一手的資料,他清楚的明白清朝國內的一切動向。他的情報人員,源源不斷的會給他帶來詳細的信息,清朝如何,別人不知道,他卻是很清楚的。
皇太極在位期間,積極漢化,建立文物製度,搞經濟,抓生產,練兵打仗,治國養民,從國家戰略到具體戰術的實施方麵,皇太極都堪稱完人。
對於這一點,京城內的文官們自視自己是高貴的中原人,而皇太極出身於關外不毛之地,他們相信非漢人出身的人,是不可能有才華的。狹隘的民族觀,讓他們無論麵對多大的慘敗,都不願意承認敵人的強大和成功。
這一點,像極了清朝末年高傲自大的統治者們,看起來,亡國之臣都有相似的缺陷。
馬秀文,這是明擺著在告訴吳三桂,多爾袞,清朝,是一個比李自成,大順軍更好的去處。
難道,真的到了作抉擇的時候了嗎?
“大人,劉宗敏日夜攻城,死傷枕籍,卻未能踏入山海關半步!我山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尤其是東關,更是固若金湯,多爾袞莫說是來了二十萬大軍,就算是來了一百萬人又如何?末將請戰!”馮有威抱拳說道。
劉大力見已經到了投票的時候,也立刻跟著抱拳說道:“末將願守東關,絕不讓建奴跨入山海關半步!”
副將祖遠山也抱拳說道:“大人一句話,末將出生入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除了馬秀文,眾人紛紛請戰,作為明朝最後一支武裝力量,關寧軍不想丟掉明軍三大主力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