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麗的語言55(1 / 1)

衣錦不還鄉

自從他16歲離開老家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他一生中到過很多地方,別說中國,就是世界上好多地方他都去過,但他就是沒有再回家鄉一趟。

是他忘記了回家的路?不。家鄉的路他永遠都記得。盡管那彎彎曲曲的石板路早已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但他依然記得回家的方向;盡管他想吃什麼就有什麼,但他最愛吃的還是家鄉菜;盡管戲曲的種類那麼多,但他最愛聽的還是家鄉的曲子……閑暇的時候,他會望著家鄉的方向莫名地歎息。

是他和左鄰右舍有什麼過節或是仇怨,他不願意回去?也不是。他小的時候,沒少得到父老鄉親的關愛,盡管那是一個兵荒馬亂、缺吃少穿的年代。他閑暇的時候,常常回想起家鄉父老的音容笑貌,甚至自言自語地念叨這些年他們過得好不好。

是他工作忙碌,沒有時間?還不是。他在工作期間,就有很多的機會和時間;他退休後,時間就更加充裕了。他住在北京,離他的家鄉也不過幾千裏的距離,在交通發達的今天,根本不算什麼。

是他沒有條件回老家?更不是。他的身體一直很棒,盡管到了80歲,也是精神矍,思維敏捷,健步如飛。而且他有專車,甚至專列、專機。

是他沒有功成名就,無顏見江東父老?這就更不對了。他很了不起,他的事業很偉大,已經夠燦爛輝煌的了。他年少時期就參加革命,出生入死,英勇善戰,指揮若定,所向披靡……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到了八十年代後,在中國,他做出的貢獻無人可及。隻要提起他,連外國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他,包括美國總統,日本首相……可以說,他是一個天才、英才、帥才,他比世界上好多人都有資格衣錦還鄉。

是他不願回故裏?不是。他非常想念故鄉,好多次夢裏回到了故鄉。對於故鄉,他魂牽夢繞,牽腸掛肚,和所有人一樣,有一種化解不開的濃濃情懷。他常常有意識地從電視裏、報紙上關注家鄉的的發展變化。那一年在北海公園裏,他帶著小孫子在一艘遊船上觀燈。當看到家鄉的龍燈時,他忍不住興奮地告訴孫子:“快看,那是家鄉的龍燈!”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臉上滿是自豪和驕傲。

是鄉親們不希望他回去?不是。他是家鄉的驕傲,鄉親們也都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巴望他回去。可以想見,如果他回到家鄉,那場麵該是多麼的熱烈,多麼地動人啊。

他不回老家,也不允許兒女們回家。兒女們再三懇請,他也不答應。

別人不理解,他的家人也都不理解。女兒問他,說爸,出來六、七十年了,您為什麼不回老家呢?

他沉思良久,然後長歎一聲,嘴裏輕輕吐出兩個字:我怕!

女兒詫異不解,想不到還有讓父親害怕的。女兒想不明白,就鬥膽地問父親,說爸,您有什麼好怕的?

他感慨地說,我們一回去,就會興師動眾,騷擾地方。這個找你辦事,那個找你辦事,太麻煩了。

女兒豁然明白,說這有什麼麻煩的?您又不是沒這個能力,給鄉親們辦事就是了。

他說,如果是違背原則的事,是辦還是不辦?再說,有當地政府,我不能越權了啊。

女兒啞然了。她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苦衷。

他是誰?他就是一個讓無數中國人驕傲的名字、一個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兒子、一個永遠演繹春天故事的不朽傳奇、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