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希望和信念是引領人們成功的信仰(1)(1 / 3)

希望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力量

在一個偏僻的山村,住著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奶奶。在她28歲的時候,丈夫外出做生意時一去不返,凶吉未卜。當時,她唯一的兒子隻有6歲。

村裏人都勸她改嫁。然而,她說,丈夫生死不明,也許在很遠的地方做了大生意,也許哪一天就會回來。她被這個念頭支撐著,帶著兒子頑強地生活。她甚至把家裏整理得更加井井有條。她想,假如丈夫發了大財回來,不能讓他覺得家裏這麼窩囊寒磣。

就這樣過了十幾年,兒子18歲的那年,一支部隊從村裏經過,他跟部隊走了。兒子說,他到外麵去尋找父親。

不料兒子走後又是音信全無。有人告訴她兒子在一次戰役中不幸身亡。她不信,一個大活人怎麼能說死就死呢?她甚至想,兒子不僅沒有死,反而當了軍官,等打完仗,天下太平了,就會衣錦還鄉。她還想,也許兒子已經娶了媳婦,給她生了孫子,回來的時候帶著一家人。

盡管兒子杳無音信,但這個想法給了她無窮的希望。她是一個小腳女人,不能下田種地,就做繡花線的小生意,勤奮地奔走四鄉。她告訴人們,她要掙些錢翻蓋新房,準備迎接丈夫和兒子回家。

有一年她得了大病,醫生已經判了她死刑,但她最後竟奇跡般地活了過來,她說,她不能死,她死了,兒子回來到哪裏找家呢?

這位老人一直健康地活著。直到現在,已過百歲的她還是做著繡花線生意,她天天算著,她的兒子生了孫子,她的孫子也該生孩子了。

大感悟:

西方有位名人說過:“希望像太陽,當我們向它行進,我們負擔的陰影便拋到身後去。”當我們麵臨一場災難或厄運的時候,我們要去擁抱希望,因為“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安全力量。”

勝利往往來自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

微軟公司的麵試通知,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愛德華焦急期待的心。麵試那天,愛德華精心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換了一條新領帶。上午10點鍾,他走進了微軟公司人力資源部。等秘書小姐向經理通報後,愛德華靜了靜心,提著手提包來到經理辦公室門前,輕輕地敲了兩下門。

“是愛德華先生嗎?”屋裏傳出問詢聲。

“經理先生,你好!我是愛德華。”愛德華慢慢地推開門。

“抱歉,愛德華先生。你能再敲一次門嗎?”端坐在沙發轉椅上的經理悠閑地注視著愛德華,表情有些冷淡。

經理先生的話雖令愛德華有些疑惑,但他並未多想,關上門,重新敲了兩下,然後推門走進去。

“不,愛德華先生,這次沒有第一次好,你能再來一次嗎?”經理示意他出去重來。

愛德華重新敲門,又一次踏進房間。

“先生,這樣可以嗎?”

“這樣說話不好——”

愛德華又一次走進去:“我是愛德華,見到你很高興,經理先生。”

“請別這樣。”經理依然淡淡道,“還得再來一次。”

愛德華又作了一次嚐試:“抱歉,打擾你工作了。”

“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來一次會更好,你能再試一次嗎?”

當愛德華第十次退出來時,他內心的喜悅和憧憬已消失殆盡,開始有些惱火,對方分明是在刁難戲弄人。愛德華生氣地轉身離開,可剛走幾步又停了下來。不行,我不能就這樣逃開,即使微軟公司不打算錄用我,也得聽到他們當麵對我說。

於是,愛德華稍稍地舒了一口氣,第十一次敲響了門。這次,他得到的不是難堪,而是熱烈歡迎的掌聲。愛德華沒有想到,第十一次敲門,叩開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門。原來,微軟公司此次是打算招聘一名市場調查員。而一名優秀的市場調查員,不僅要具備學識素質,更要具備耐心和毅力等心理素質。這十一次敲門和問候,就是一道考查一個人心理素質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