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翊邊吃邊對阿蒙達安排今日的任務,別人是食不語,安心用膳,他們卻是長年養成的習慣,一有戰事,用膳時也是他們交待與安排任務的戰場。
“好。”阿蒙達聽說要去探查秘室,大有磨刀霍霍立即就出發的衝動。
半個時辰之後,火翊與阿蒙達步入了朝陽殿。自從得知了龍椅下有秘密之後,今日火翊站在朝陽殿裏,目光不自覺的就瞄向上了龍椅的方向。
他還未登基,很自覺的沒有坐在龍椅上,他為人做事都講究一個合情合理,決不逾越禮數。
火翊掃了一眼朝陽殿裏來上早朝的文武百官,他感恩於他們對他的認可。不管他們是懼於他手中的兵權,不得不承認他的新皇身份也好,還是真心實意的接納他為昌邑國的新皇,願意擁擠他的的群臣,他在心裏暗自發誓,他會善待他們。
有了前幾日的磨合,文武百官已經漸漸的接受了火翊的身份。今日朝堂上少了一些無用的質疑聲音及敷衍的奏折。許多大臣都進入到了正常的工作狀態。
今日官員遞上來的折子,火翊接過去看了幾眼。他看得出來今日的折子是大臣用心在做事的佐證。對此火翊很是欣慰。
他明白孤掌難鳴的道理。若是把他比喻為魚,文武百官就是水,沒有水的滋養,魚兒也是命不長久的。
“景州蝗災之事,交由戶部陳禮成負責撥出十萬兩紋銀進行賑災。”
火翊先是把關乎於朝廷的政事處理完畢,這才話題一轉,道:“明日本將登基之事,不需要事事都做足程序,本將即信有天神保佑,也信事在人為。步步都按著程序來,勞民又傷財。”
他參加過向任皇帝的登基大典,見多了整個登基大典的繁瑣,整個儀式的完成需要一整日的時間。他心疼於柳婧現有身孕,挺著一個大肚子怕她支撐不住,若是中途退下又難免會被官員留下不好的印象,故有此一說。
朝堂下的群臣聽了火翊的命令,全都相視而看,他們心中對此還是存有著不同意的意見。有人想就此提出不同意的意見,卻在想到了前日洪恩德等人就是沒有依著火翊的心意行事,結果被發配去守皇陵的事情。懂得明哲保身的群臣這一次學聰明了,沒有人再提出異議。就此這件大事就以火翊的意思而定。
火翊心中記掛著要去探查秘室的事情,看了百官上奏折過來的折子倒並沒有什麼大的事情需要處理,沒有過多的把時間用在早朝上。今日的早朝按著較為正常的時間退朝。
前兩任的皇上都把朝政交給了攝政王,極少需要在早朝時花費太多的時間,也養成了群臣散漫的上朝態度,這幾日連著都是長時間的討論著政事,有些年紀大的大臣早有情緒,今日見火翊沒有再推遲早朝的時間,都心中歡喜的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