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精(1 / 1)

“有了朋友,生命才顯示出全部的價值。智慧,友愛,這是照亮我們黑夜的唯一光亮。”一個人的成功,除了時運命和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離不開眾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

人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有的人平時朋友多得沒法數,前呼後擁好不威風,可到有事需要朋友幫助的時候,卻抓不住一個,全都跑得無影無蹤。有的人平時朋友並不多,可在需要時個頂個全都鼎力相助。其中的原因就是交朋友時沒有分級。

朋友相交以“誠”,此乃至理,那為何又要分“等級”那不就不誠了嗎?非也!

南方某地有個很成功的商人,朋友無數,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逢人就誇,說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後來有人問他,朋友這麼多,他都同等對待嗎?

他沉思了一下說:“當然不可以同等對待,要分等級的!”

他說雖然自己交朋友都是誠心的,但別人來和他做朋友卻不一定都是誠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從他身上獲取一點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不少。

“對方有壞意,不夠誠懇的朋友,我總不能也對他推心置腹吧!”這位商人說,“那隻會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況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級”,計有“刎頸之交級”“推心置腹級”“可商大事級”“酒肉朋友級”“嘻嘻哈哈級”“保持距離級”等等。他就根據這些等級來決定和對方來往的密度和自己心窗打開的程度。

“我過去就是因為人人都是好朋友,受到了不少傷害,包括物質上的傷害和心靈上的傷害,所以今天才會把朋友分等級。”很明顯,“刎頸之交級”“推心置腹級”和“可商大事級”的朋友,是可以利用的好朋友。

把朋友分等級聽來似乎無情,但聽了那位商人的話,使我們覺得分等級的確有其必要為了便於利用和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要把朋友分等級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人都有主觀的好惡,因此有時會把一片赤誠的人當成一肚子壞水的人,也會把凶狠的狼看成友善的狗,甚至在旁人點醒時還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非等到被朋友害了才大夢初醒。所以,要十分客觀地將朋友分等級是十分困難的,但麵對複雜的人性,你非得勉強自己把朋友分等級不可。心理上有分等級的準備,交朋友就會比較冷靜客觀,就可在關鍵時用得上,並且把傷害減到最低。

要把朋友分“等級”,對感情豐富的人可能比較難,因為這種人往往在對方尚未把他當朋友時,他早已投入感情;而且把朋友分等級,他也會覺得有罪惡感。

不過,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學習,慢慢培養這種習慣,等到了一定年紀,自然熱情冷卻,不用人提醒,也會把朋友分等級了。

分等級,可像前述那位商人那樣分,也可簡單地分為“可深交級”和“不可深交級”。

可深交的,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維持基本的禮貌就可以了。這就好比客人來到你家,真正的客人請進客廳,推銷員之類的在門口應付就行了。

另外,也要根據對方的特性,調整和他們交往的方式。但有一個前提必須記住,不管對方智慧多高或多有錢,一定要是個“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說,對方和你做朋友的動機必須是純正的,不過人常被對方的身份和背景所迷惑,結果把壞人當好人,這是很多人無法避免的錯誤。

如果你目前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誌,那麼不必太急於把朋友分等級,因為你這時的朋友不會太多,還能維持感情的朋友應該不會太差。但當你有成就了,手上握有權和錢時,那時你的朋友就非分等級不可了,因為這時的朋友有很多的是另有所圖,不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