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當摒棄“完美主義”(2 / 2)

就算達到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境地”,也還總有超越完美的東西存在。完美的“不絕對性”說明“完美”是可上可下的,看你怎麼認識它了。完美不是永恒的,完全是人思想的產物;完美主義是職場中的大敵,它會損壞人的心理。佛經雲:“心佛即是佛,心魔即是魔。”誠如斯言,身在職場奉“完美”的人們其實正是掉進了自己的“心理圍城”。在完美主義的圍城裏,心理上要承受巨大的壓力,長此以往,人們的心靈亦會扭曲。我們不必探究完美主義最初來自哪裏,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職場完美主義”。積極進取、永攀高峰是值得讚許的,但要看自己有沒有“攀岩”的能力。高處不勝寒,一旦達到“迦南美地”,孤獨和寂寞也會接踵而至。已經扭曲的心靈又受到了攻擊,很難再恢複到“原生態”。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描寫了不少因盲目追逐完美主義而陷入無端痛苦的人物。《射雕英雄傳》裏有個歐陽鋒,因為狂熱追求“武學天下第一”,最終神魂顛倒,瘋傻半生;《天龍八部》裏有個鳩摩智,夢想獲得“第一武學宗師”的尊號而狂練不同套路的武功,結果走火入魔;《倚天屠龍記》裏有個陽頂天,也想將武藝練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後因急功近利導致全身癱瘓;《書劍恩仇錄》的主人公陳家洛,因過分看重事情的完美程度而身陷囹圄;《雪山飛狐》的主人公胡斐,因為兼顧事情的兩頭而危在旦夕;《笑傲江湖》裏的東方不敗、任我行、左冷禪、嶽不群都是因為極度看重“完美”而到了心理變態的地步。

同樣,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裏,亦刻畫了多名衝出完美主義圍城的人物。《射雕英雄傳》的主人公郭靖可以為了民族大義去刺殺自己的結拜兄弟拖雷;《天龍八部》的主角之一段譽可以為了愛情舍棄榮華;《倚天屠龍記》的女主角趙敏可以為了愛情舍棄名位;《笑傲江湖》的主人公令狐衝、任盈盈更是可以為了愛情衝破世俗門第的偏見而結合在一起。

從上述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追求完美主義的人在意願上都想兼顧事情的兩麵,他們希望獲得別人更大的認可和尊重,過分注重每一個細節,彷徨在自我的圍城裏,害怕失敗卻最終失敗,留下遺憾。而那些敢於衝破完美主義圍城的人,則不因小節失大利,不因小利失大義,不因小義失大節,自由自在馳騁在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