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職場潛規則(2 / 2)

沒幾天,又遇見喬阿姨,她給嫣然說了門親事。嫣然不好拒絕,喬阿姨說,了解男方母親,是別人轉托她的。嫣然就見了那個男孩子,男孩子高大帥氣,家境也好,但是,嫣然認真想了想,還是決定放棄。開學後,喬阿姨又追問嫣然,嫣然隻好說實話。之後,喬阿姨不再熱衷嫣然了,還當麵諷刺她,哼,人家一介本科,哼!嫣然無意中聽別人講,那個男孩子是喬阿姨親姐姐的獨生子。原來這樣,怪不得自己寫的文章去打印的時候,讓報銷那麼多,光挨主任批評,最後,自己掏腰包掏到呲牙咧嘴。

這以後,嫣然表麵上蔫兒了,可心裏還是不服氣,一直努力工作盡量表現自己。見習期滿,嫣然要轉正、定級了。單位開了“背靠背”會議,讓大家評議。她本以為是走過場,可是沒想到,會後主任嚴肅地找她談話,說大家不同意她轉正,說要讓她繼續鍛煉一年。嫣然知道她沒有辦法再在這裏待下去了。

現在,她離開這個學校已經好幾年了。關於這段經曆,嫣然漸漸少了怨恨,多了理性的反思:當時的一些同事的確不夠大度、磊落,但她當時似乎也有不妥的行為。每個小環境,都有擺在桌麵上的規則,也有伏在暗處的潛規則。不摸清人家的遊戲規則,就自作聰明地按著自己臆想的牌理出牌,不輸得一塌糊塗才怪呢。

當新的突破與發明提出,既定的遊戲規則被挑戰與質疑時,肯定會出現飛短流長的現象。日本人說得直接:“站著的釘子就得挨錘子打。”

即使是最有才華的領導人,也要有人追隨,才能實踐其想法。何況小職員呢?如果你帶著自己的願望跑得太遠,脫離其他人的視線,那麼,不被人認可的一切努力將白費。

大智若愚

小王在從外表看來實在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相貌普通,能力平平,還有一口讓人受不了的地瓜腔。有一次,他這個國內名牌的大學博士居然連許多基本的電腦操作都不懂,讓人詫異的程度不亞於聽說一個高中生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於是見他整天坐在電腦前忙忙碌碌,或者對一些簡單得不得了的問題不恥下問。周圍的同事對他的評價似乎都不錯,覺得這個年輕人謙虛肯幹,踏實勤勉,一點都沒有博士的架子。

相反,另一個海歸小方則做事風風火火,效率極高。什麼事到他手上,他隻需留心看看人家的做法,便已熟知工作流程,三兩下就完成了,別人需要3天做的事他可能一天就綽綽有餘,所以在大家眼中,小方總是無所事事,遊手好閑,晃蕩得很。

年終評估時,小王得到大家一致好評,對小方則有很多人選擇了語氣虛虛的“也不錯”。看得出小方聰明能幹的,對他心懷戒備,惟恐他日被“後浪”推倒在沙灘上,於是裝聾作啞任由笨人當道,而上司賞識的是小王的勤勉,也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卻沒想到群眾的眼睛卻是“塑料”的。

可見職場上的某些定律與自然規律是相背離的,在一個平庸的工作環境下,這說不清道不明的職場規則若能參透,也算得上高人一個。

教練法則:你要走在前麵多少才適合,並不容易計算,而且會因狀況不同而有差異。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麵,向追隨者展示你的諒解與同情;公司領導人則隻需稍微走在前頭一點就行了,他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公司業務。而普通職員年輕氣盛者想揭示未來的人,幾乎都犯了跑到最前麵的錯誤,應該稍微克製一下,別衝得太快,劍走偏鋒,以免摔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