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前溪一半黃,平臨落日晚蒼蒼。牛羊下阪歸蘆笛,帶得秋聲到草堂。
不係孤舟臥雁汀,蜃光天末萬峰青。夕陽每下秋衣冷,一曲漁歌月裏聼。
槭槭楓林葉未寒,到門潭水正秋瀾。輞川原是詩人宅,天許閑人掛鶡冠。
聞雁
滿岸青楓葉未紅,白雲卷盡雁書空。寒衣不用秋碪急,九月城頭已掛弓。
《柘塘脞錄》:畏軒少承家學,長於風雅,與弟蕃、苞皆有詩名。以祖熙台中丞有蕩平青羊山寇功,請於朝乞賜祭葬,許之。所著《閑中草》,督漕尚書褚鈇為之序。
潘 蕃
字仲蔚,號敦複,郡庠生。熙台中丞仲孫。著有《大夢軒草》。
從軍行
和戎羞魏絳,征調遍遐陬。學劍開名籍,辭家事遠遊。關山甯不憚,所誌在封侯。
荷戈箕子國,回首玉門關。箭發流星急,弓張明月彎。矢言紓國憤,豈慮不生還。
從軍視所從,方叔猷方壯。天上錫蜺旌,師中開玉帳。三軍號令明,一劍惟吾向。
萬裏橫行遠,常多汗馬勞。刃明邊日燿,旗卷陣雲高。轉運軍需足,何難靜海濤。
詠四止圖 四首存二
好味止園葵
儒門知淡泊,葵藿即珍羞。但識其中趣,何須此外求。大烹心既遠,小摘興偏幽。不是甘貧賤,疏慵愧國謀。
大歡止穉子
窮居太無事,穉子共朝昏。笑任牽衣戯,歡爭繞膝喧。候門鬆滿徑,入室酒盈尊。役役紅塵裏,悠然樂不存。
吳山夫雲:潘孟深先生《四止詩·序》曰:“仲蔚弟截‘坐止高蔭下’四語,署其軒曰四止,且圖之屏而詠以詩,國中屬而和者若幹人。走書膠西,請予為序。”按,《四止圖》:一曰《坐止高蔭下》,二曰《步止蓽門裏》,三曰《好味止園葵》,四月《大歡止穉子》。不知倡始何人,一時作者甚眾,如張儀部幼白,邱司徒震岡,潘同知孟深,秀才仲蔚,仲蔚弟徵竹,仲蔚子知州人若,徵竹子經曆聖予,王別駕汝煥,張別駕九萬,沈大尹夢寔,楊廩生名世,楊秀才汝揆,胡秀才與大,唱和甚眾。雖其詩未盡可傳,然當日鄉裏間自先達以迄經生,無不留心風雅,以吟詠為樂事,分題授簡,酬唱頻頻,迄今百有餘年,猶想見其流風餘韻焉。
題浮碧樓
草閣僅容膝,巋然迥不群。漁舟穿柳出,牛笛隔溪聞。簾度千巌月,窗涵萬頃雲。興來聊騁望,許我謝塵氛。
楊汝枌將適吳枉過荒莊得田字①
自愛鹿門隱,清谿抱秫田。高人能枉駕,濁酒且論元②。雁度寒碪外,帆飛落照邊。孤舟何處宿,新月滿前川。
校記:
①《山陽藝文誌》題為“楊汝汾將適吳見枉荒莊”。
②“元”,《山陽藝文誌》作“玄”。
平村與蔡卌卿夜集得碪字
僻居溪水上,佳客狎招尋。徑有羊求跡,人非沮溺心。清酤來遠市,白雪振高林。坐愛秋宵永,寒生村外碪。
答夏旡美 時夏養疾姑蘇
言別青霞侶,經年始得書。窮愁嗟杜甫,病渴憶相如。茂苑鶯花富,長淮雲樹疏。揚帆知有日,蓬徑為君除。
喜夏旡美見過同胡與大共話
紅英猶未歇,雲物已淒清。正是懷君日,何當顧我情。酒因多病減,月為故人明。怪底饒佳興,羊何續舊盟。
郡舉三賓不赴詩以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