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王 典(1)(2 / 3)

龍笛曲

寒玉青青截楚羌,美人度曲非凡腔,龍吟秋水何悠揚。何悠揚,進天闕;駐流雲,湛華月。

鳳笙曲

緱氏山頭吹玉笙,彩雲停處雙鳳鳴,鳴聲飄緲入紫清。入紫清,落江水;山高高,水濔濔。

采菱曲

菱葉田田碧浪平,倚櫂佳人歌采菱,菱歌哀怨不勝情。不勝情,擊湖水;兩鴛鴦,或驚起。

陽春曲

欲曙未曙春鶯鳴,瑇瑁文窗翡翠輕,調弦撥捩寫幽情。寫幽情,屬君和;和者稀,空自唾。

觀呂梁

呂梁之水秋複漲,怪石嶙嶙錯相向。篙師鼓柁纖夫牽,咫尺回旋不得上。禹功疏鑿幾千年,卻憶當年未鑿先。怒濤逆折複飛走,徐僮上下誠滔天。天生洪水複生禹,豎亥大章備驅使。黃龍馳送四海波,別是人間一天地。莫訝中流鑿不深,聖人神智豈無心。龍門天意存傾覆,此語吾傳杜甫吟。

淮陰少年行

淮陰少年爭叱詫,嗔目語難相淩駕。王孫蓋世①空雄豪,俯首從之出胯下。君不見張祿先生既相秦,僅免綈袍一故人。又不見故李將軍詔複起,遂殺灞亭醉嗬吏。王孫王楚錦衣歸,卻召少年作中尉。籲嗟乎!當時不較非不武,處女逡巡氣哮虎。後來不報非中怯,仇讎過眼煙雲滅。區區少年反見嗤,空佩腰間三尺鐵②。籲嗟乎!王孫六合羅胸中,舉目轉盼生長風。重瞳之子拔山雄,談笑遂收垓下功。何況裏中數年少,忍爭得失羞雞蟲。籲嗟乎!王孫肺肝皆可測,相遭未肯相輸服。邇來年少又何多,豈是王孫舊風俗③。古廟無人守屍祝,四顧荒涼堪一哭。我揮長句吊王孫,正值淮陰春草萋萋綠。

校記:

①“蓋世”,《山陽藝文誌》作“佩劍”。

②“籲嗟乎!當時不較非不武,處女逡巡氣哮虎。後來不報非中怯,仇讎過眼煙雲滅。區區少年反見嗤,空佩腰間三尺鐵”,《山陽藝文誌》無此數句。

③“籲嗟乎!王孫肺肝皆可測,相遭未肯相輸服。邇來年少又何多,豈是王孫舊風俗”,《山陽藝文誌》無此數句。

白苧詞

越羅衫袖禦風輕,天宇熙熙好鳥鳴。柳葉渡頭春水漫,杏花村裏暖煙生。何處深閨閉深院,重重繡幙垂銀蒜。中有瑤台金骨仙,消魂獨憶雙飛燕。

西楚霸王

鴻門會,漢已服;鴻溝約,漢又睦。天下事大定,詎料有反覆。帝王豈不死,烏江知止足。君看慷慨虞兮歌,肯似流連戚姬哭!

登燕子磯

日吐青山麗,煙橫碧樹交。梯雲攀石磴,倚閣聼江潮。水濶千帆轉,風寒萬籟驕。穹碑磨蘚字,一一認前朝。

清明掃先君墓

此塚吾親骨,聲容何處尋。鬆楸萬家邑,霜露四時心。淚急無乾土,風酸有些音。蓼莪篇縱廢,山海有高深。

上王敬翁

東風旌纛蕩晴光,五柳卿雲近繡裳。聞道最先周茂叔,銘功奚啻郭汾陽。邊亭臥鼓滄波淨,燕坐談經玉屑香。慙我雲霄頻搨翅,每從瞻對欲飛揚。

登雨花台

雲斂高台萬裏明,金陵麵麵畫圖橫。大江東去直通海,疊嶂西來曲抱京。錦繡河山龍虎地,煙花樓閣鳳皇城。明興定鼎同豐鎬,怪爾登高賦易成。

麓俞肖石昆玉不至歸途中作

雙柏陰森六月秋,四簷風雨掛蒼虯。亭虛滿放閑雲占,台古惟看怪石留。漠漠煙花藏野寺,青青山色入岑樓。貫城歸去垂楊徑,一派新泉響禦溝。

早朝

宮鴉初散引庭燎,瑞靄蔥蔥滿絳霄。仙仗曉分雙闕隊,袞衣春受萬方朝。天高臚唱升階聼,風煖香煙合殿飄。何幸夔龍今接武,同輸忠赤翊唐堯。

題舉遠樓

虎節遙分聖主憂,海天蒼莽入危樓。東南財賦勞飛挽,西北邊陲控上遊。萬片雲飛天際落,一江春水檻前流。輕裘雅望仍多暇,浪說通漕有酂侯。

吳山夫雲:舉遠樓在西門城上,明督漕都禦史王宗沐建,有記。隆慶中舊府誌載之。蓋登此以臨漕艘之過淮者。

讀司馬才仲洛春謠有感

襲裘公子五雲韉,日日春風急管弦。榆莢解拋紅錦地,柘枝爭舞綠繰煙,朝屏掩醉圍寒玉,晚鏡窺春貼翠鈿。獨笑子雲甘寂寞,年年空守案頭編。

贈別張鬆谿

彈劍高歌寶劍篇,客中相見益相憐。君懷白璧堪捐趙,我信黃金誤到燕。袍點雪花驚歲晚,杯橫梅影得春先。驅車明發蘆溝道,回首都門隔暮煙。

秋日登舉遠樓

縹緲飛樓難獨立,楚天長嘯見蒼涼。千村木落餘斜照,二水流寒入曉霜。蓬鬢漸隨時令改,詩情還對野花香。悲秋自古多詞賦,宋玉何人獨擅場。

河堤工成

東注淮黃①萬裏遙,年年交漲亂南條。莫言挑決煩人力,且喜平成壯聖朝。白馬沈波②吳練遠,蒼龍蛻骨楚氛銷。萬家煙火層城暮,愛聼鄉人擊壤謠。

校記:

①“淮黃”,《山陽藝文誌》作“江淮”。

②“沈波”原作“澄波”,據《山陽藝文誌》改。

吳山夫雲:按,楊於臣《淮安府兩朝實錄備草》雲:“萬曆七年三月十八日申時,大雪雨。黃浦舊決口南岸,平地穴深丈餘,方廣二十八丈,內遺骨甚多。居民郭鬆屋後遺一物如馬首,堅實如石。揚州府同知韓相騐視,舐之粘舌。有郭三者,得其脛骨並齒、角等,悉舁送郡。總河都禦史潘季馴、巡按侍郎江一麟聞於朝。先是,黃浦被決,為蛟龍所據,遇陰雨即聞聲如雞啼。是月十二日決口塞,遂以後五日遁去。”太倉王世貞為《蛻龍亭記》,此詩雲“蒼龍蛻骨”,正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