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夢實,號景山。萬曆壬午科舉人,滎陽縣知縣,改南溪縣知縣,所著有《入蜀吟》、《田間吟》、《短草蛩吟》。《誌·仕績》有傳。
坐止高蔭下
嘉樹高千尺,青垂數畝陰。脫巾堪避暑,抱膝足長吟。傲睨忘人事,棲遲了素心。重裀多貴客,未必勝山林。
步止蓽門裏
深居蓬藋裏,長日絕逢迎。徙倚觀朝槿,徘徊聼早鶯。孤筇三徑晚,雙屐一身輕。可怪羊腸路,驅車萬裏行。
好味止園葵
南園春雨後,獨自荷鋤行。野簌香堪擷,登盤味更清。煙霞忘世好,淡泊足吾生。謀國真無策,何須羨大烹。
大歡止稚子
誰識寰中樂,團圞自有春。倚門知望久,繞膝見天真。字辨之無異,甘分棗栗勻。歡悰惟在此,何暇更憂貧。
龍興寺
暇日聊乘興,來過支道林。欣看新駐錫,卻憶舊論心。香積分天食,茶煙逗午陰。談空忘坐久,更喜盍朋簪。
重經射陽湖有感呈楊大令
憶昔曾為湖上客,湖天極目使人愁。風濤浩渺魚龍臥,葭荻①蕭條鸛鶴遊。一自桑麻開沃壤,幾多籬落接滄州。羨君十載平成績,太史重書大有秋。
校記:
①“葭荻”,《山陽藝文誌》作“葭葦”。
吳山夫雲:按,此詩所雲楊大令者,鹽城令南海楊瑞雲也。公以萬曆七年蒞鹽城,有濬下河、開海口之功,又有築石□口、修範公堤之事,皆大有造於鹽者也。讀沈滎陽此詩,知書傳所載非虛語矣。
過高堰
蜿蜒金堤百裏長,漢家天子重宣房。垂楊路滿人行少①,惟有寒蟬噪夕陽。
校記:
①“人行少”,《山陽藝文誌》作“行人少”。
吳山夫雲:先生仕滎陽,邑大旱,禱於二仙祠。祠下有池,荷鍤濬之,深不盈尺,有雙鯉躍出,四望雲滃然起,雨徹三晝夜。先生自為記,勒之祠中。邯鄲張我慈為歌以記其事。改令南溪,不久即解組歸。築攬勝樓,著書課子其中,逍遙林下者幾二十年。著述甚富,其已付剞劂者有《遊蜀記》、《入蜀吟》、《田間吟》、《短草蛩吟》諸篇,今皆散佚失傳。張禮部幼白先生集中多有與先生相倡和之作,而先生遺稿已無從問矣。餘僅搜得此數首,一鱗片甲,亦可傳矣。
張世和
字價夫,諸生。
一漚廣
忽枉高賢駕,尋幽問水濱。寒花先破臘,候鳥早知春。大雅名湮久,千秋社複新。雞壇賴君輩,正始在良晨。
《柘塘脞錄》:張岸齋太史《萬柳池絕句》:“深種菱花淺種荷,一漚廣外月明多。”自注:“一漚廣者,餘族高祖介夫先生別業。按許叔重《說文》:因廣為屋象,對刺高屋之形,讀若儼然之儼。韓昌黎《遊湘西寺詩》:‘開廊架屋廣’。”
宿通源寺
招提門外晚煙蒼,信宿繩牀更漏長。法座仰瞻金佛色,禪燈靜對火珠光。維摩有意飛花豔,支遁多緣共食香。便覺真詮於此得,泠泠清夢到西方。
張蓮燭
一作泰燭,字爾調。萬曆己酉舉人,儀部幼白公子。所著有《遠心園詩》。
寄懷介夫叔步家君韻
裁得東山賦,臨風寄謝安。詩將黃菊和,酒共綠蕉看。別□猶殘暑,傳書已報寒。故園花自好,早計返淮幹。
張秋道中集沈白原舟觀伎走馬
柳下玉驄鳴,佳人妙伎呈。電翻紅袖掣,雲逐碧蹏生。馳驟遊魚戯,騰驤乳燕驚。幻身真是幻,詎意掌中輕。
山夫雲:予嚐得孝廉《遠心園詩》一帙,蓋當時手稿也。其《自序》二篇,一雲《張生寄言》,一雲《扣弦獨適》。《扣弦集》則公車囘由會通河達淮道路所得詩,去今蓋百三十餘年矣。觀伎一詩極雅帖,亟登之。
遠心園懷古
東北隅通萬斛舟,居人鱗集紙房頭。築城改運成荒圃,辟地為園得倚樓。伍相祠連①水月寺,射陽湖接菊花溝。無邊陳跡俱難問,惟有聼鶯②載酒遊。
校記:
①“連”,《山陽藝文誌》作“聯”。
②“聼鶯”,《山陽藝文誌》作“聽鸝”。
山夫雲:遠心園在聯城東內,有三層樓,名倚樓,取趙渭南詩語也。園為張儀部幼白先生所構,古無聯城,明嘉靖間備倭始築。今馬路池、陸家池,皆糧船屯集處,其地名紙房頭,又名桃花營,則以伎館多在此也。今園已不存,有尼庵一區,是其遺址。《一統誌》稱:英烈王廟在府城朝宗門外,菊花溝在城東五裏澗河之北、汰黃堤之南。明洪武十年,開菊花溝以通舟楫,今溝已廢,別穿市河以達射陽。《山陽新誌》:今澗河即古菊花溝遺跡。
倚樓懷趙承祜
趙嘏才華足自豪,倚樓長笛遏雲高。誰知千載成孤調,空咽長淮卷暮濤。滿目酒人推阮籍,當時舊宅近枚皐。為君結構成高臥,詞藻風流在彩毫。
喜潘元馭暫謝牛明府西席還舊社對酒作
已醉河陽滿縣花,歸來秋色到蒹葭。調工郢曲霏成雪,氣入幽關散作霞。任教漏聲杯底盡,莫令明月菊邊斜。真人猶動東行奏,絳帳高懸惜別賒。
張芝階
字爾符,太學生,幼白先生季子。
園居
小室書連屋,虛亭竹拂窗。衝波魚兩兩,鳴樹鳥雙雙。世態看雲變,雄心仗酒降。花前呼秉燭,留客倒銀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