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國朝-馬 駿(1)(2 / 3)

秋事

濕雲一片收殘雨,虹見秋空西日微。歲月故園居未定,煙霜萬裏雁初飛。獨搔短發捫南鬥,橫睇中原數白衣。消息如今行旅絕,漫漫天步悵誰歸。

憫戰

萬裏旌旗來重地,環江鼙鼓殷滄溟。幾經灑泣披戎服,終看酣歌落將星。牧馬悲鳴天漠漠,沙場野哭火青青。不堪六代南朝寺,風月清宵戰血腥。

九日集餐菊草堂詰旦濤公北去彭城予亦東臨茂嶼

落葉哀鳴次第聞,重廊與子望愁雲。思鄉老覓柴桑路,遠害孤尋麋鹿群。南北沙塵誰轉戰,眼前烽燧罷移軍。離筵深話銜殘斚,那得登高醉晚曛。

白門懷古

帝京縹緲眾山朝,濤擁飛雲萬裏遙。陴壁連天荒草木,沙塵過眼老漁樵。秋風吹篴來初雁,明月傾尊上晚潮。陡對東流思往事,新亭人久罷招邀。

文物風流數建安,永嘉年盡鼎鍾殘。石橋燈火三山暗,桃葉笙歌一水寒。夢歇芳洲虛白舫,香銷桂殿敞朱欄。可知燕子秋飛去,巷冷烏衣嵗漸闌。

廟門香火昔封侯,坐滿蛛絲□帳收。蔣氏地空遺路寢,晉家人尚住神州。半山殘燒懸新月,兩岸荒蘆起素秋。北望又經新罷戰,無端撥悶上江樓。

武略文謨幾見聞,紛紜戎馬沒千軍。弓刀既散桓溫府,絲竹難尋謝傅墳。莽莽河山元氣在,茫茫圖會彼蒼分。壯觀最愛搜遺碣,有字偏經刦火焚。

塞下曲

熱血腥黃草,降旗卷黑沙。罷營金鼓靜,不覺萬軍譁。

聼山堂積雪

行似雪山外,住似雪山中。幾根冰地竹,乾掃綠窗風。

閨意

霜林風急散棲鴉,聼入秋心小步斜。片月似憐深夜苦,隨人常照木樨花。

送張虞山歸隱

抱甕擕家去水濱,蕭然四壁自棲貧。他時生事春潮裏,白舫青筒釣細鱗。

□山《淮故》雲:馬西樵、蔡子構、樂六舞、倪天章、毛大可同飲黃大宗園中論詩。天章謂:“張燕公《灉湖山寺》詩,‘若使巢由同此意,不將蘿薜易簪纓’,‘若使’、‘不將’,字當有誤。不然,語與意相反,殊費解。”西樵曰:“不然。君將前六句朗吟一過,即得之。”天章未解。西樵曰:“不雲‘禪室從來雲外賞,香台豈是世中情’乎?”大宗喜曰:“是不減匡鼎說詩。”天章猶未解。大可曰:“西樵善說詩。謂此山寺無複世中之情,不啻雲外之地,不必蘿薜始易簪纓。”一座稱善。西樵纂《杜詩分韻》一書,初覽之似無甚深意,後覺唐人用韻與後人有迥不同者,亦古音之蛛絲馬跡也,乃知前人輯一書皆具深意。

吳揖堂雲:聼山堂在東溪之濱,為西樵先生讀書處。先生天資敏秀,潛心學問。所作詩澄泓華淨,靜氣迎人。兼能鼓琴度曲,善行楷書,仿漢魏人作小印章,無不精妙。結廬湖上,蒹葭秋水,映射書帙,日與同社及四方名士賦詩飲酒其中。杜茶村先生《題聼山堂》一律,前有引雲:“西樵山人移居河畔,而餘適至,囑題堂額,餘應以‘聼山’,酈生語也。此地有清流古木,雲峰蒼然,足以當之矣。”詩曰:“西樵開一徑,曲折少人知。河上篇逾妙,簏中趣頗奇。空山多異響,喬木韻清颸。想見齋頭客,悠然聼未疲。”所著《聼山堂集》,方坦庵、杜茶村序。先生與茶村合刻五律五十餘首,亦坦庵序。人稱為二西合稿,以先生西樵,茶村一號西之也。

《柘塘脞錄》:《聼山堂集》如“雀乳半勻分曉夢,蜂聲初暖變晴春”、“身憑落木看歸鳥,人在荒天想嘯歌”、“霽雲獨覺捐生易,世傑空悲救國難”、《宿金山寺》“樓觀迥窺天漢影,鼓鍾高徹海潮聲”、《舟夜》雲“爝火飯牛憐夜旦,長年射虎返吾廬”、《蓮渚》雲“露華曉濕香生水,天影秋澄翠到山”、《白門》雲“山低雙闕垂寒翠,樹傍諸陵散晚紅”、“屋裏嵐光青曆曆,鬆間江色白層層”、《寄大拙先生》雲“乾坤詩卷留東嶽,烽火妻孥渡大河”,皆氣韻沈雄,有盛唐遺響。宣城施愚山《題西樵聼山堂》雲:“獨吟冰雪裏,絕調許誰聼?”名流傾倒,豈偶然哉!

嵇宗孟

字子震,號淑子。安東人,家居山陽。崇禎丙子舉人,順治初授溫州府推官,遷武昌府同知,陞杭州府知府,康熙己未舉博學宏辭,以疾辭。著有《立命堂初集》、《二集》、《識小箋》、《行田錄》、《詩拇》、《星路陽秋》、《蠡史》、《酒骨董》。《誌·文苑》有傳。

伯巌殷子別餘還山,八易草木矣。乙之嵗,重晤燕市,感述舊懷,即席次韻,並以質之孚孟,知不河漢餘言

使君倜儻人,高步夐流俗。仗策江海間,納交盡名躅。訪我雞鳴山,傾蓋雪心曲。裴回天地寬,顧盼須眉綠。歘爾蟻穴鳴,牀下聞牛觸。崩雲瀉太行,鹽車駕靈騄。邂逅釣台傍,秋水寒被襥。望望各不言,銜杯嚼紅玉。大道歸蜉蝣,文章翻狼毒。是時爾我心,共以古人勖。君回刈荒黍,我亦守短襮。八載渺征鴻,夷猶想冬旭。乃從驢背上,道風得再沃。說濶無津涯,讀書吊神嚳。盤礴蕭寺中,日沒秉以燭。一榻對西山,真氣空繁縟。崇朝下黃阪,高天驚去鵠。

贈閻容庵

容庵天下士,高步渺群哲。著書富邱山,門外分車轍。巋然正始音,迥與淫哇別。養德眷西堂,崔盧歌閥閱。皎皎冰雪姿,古道照人熱。朝夕坐幽軒,嘉樹恣華悅。顧盼巌阿間,清風起漻泬。更有文章子,吾道歎英絕。盤礴四十年,叢桂挺奇節。載酒看蓬萊,雲霞如人列。乃知壇坫尊,小言愧井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