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程晉芳(1)(2 / 3)

聞鍾

到耳生微聽,鍾聲出遠林。似隨流水影,能引入山心。響寂頗疑續,旨深如可尋。月寒煙盡處,應向此中沈。

高沙晚泊

暝色荒村外,孤篷客思侵。涼雲歸別浦,初月淡高林。望火知遙岸,聞歌隔近潯。別家才幾日,已趁欲歸心。

太白樓 在濟甯城南隅

當年賀李此交親,落日崇樓氣尚新。三麵下臨千泒①水,一時超絕雨狂人。大都玩世雖憑酒,未有稱詩不出塵。雲樹相輝到江表,翠螺黃鶴總嶙峋。

校記:

①“泒”,似當作“派”。

秋日過菰蒲曲感懷族伯父水南先生 錄前一首

當年曾歎鵬承塵,衰草重披重愴神。宰樹拂雲都作勢,驚禽翔影更無人。性情清澈原非福,風雅評量自有真。幸得諸兄守先澤,詩書門戶不憐貧。

有懷韓伯慧

清淮握手暫逡巡,鬢發驚看漸染銀。文物雕鎪虧福命,江山蕭瑟老才人。孤琴泛雪誰傾耳,雄劍如虹自繞身。歸去蘇閶門巷冷,綠槐深映舊家春。

菉汀山水路南歸賦

蕭寺論文我共君,短轅單舸悵輕分。漫誇貫劄穿楊手,總屬投戈弄甲軍。近北枝無多日暖,上樓人隔幾重雲。名山自有千秋業,莫遣悠悠俗耳聞。

有寄

千絲網得越溪珍,忽忽憐春忍別春。曲苑橫簫吹暮雨,畫粱驚燕蹴微塵。紅牆遙睇星千點,粉闥虛窺月一輪。好誦華嚴勤自懺,隔生休嫁讀書人。

寓憫忠寺偶題

碑蘚挼挱字渺茫,劫灰飛盡認前唐。千尋樹擁三摩地,一炷香消百戰場。如意珠圓超世界,化人城古閱滄桑。五更警起眠雲客,殷殷晨鍾撼石牀。

送陳古漁歸白門

草草相逢袂遽分,人中湻粹比崔群。一編綠字洵堪賞,三歎朱弦久不聞。春雨太繁憐作客,梅花正好未留君。江南故舊如重憶,為道沈吟對楚雲。

陽羨周生舊為餘暨弟述先寫小照一幀,於今二十年矣。偶檢故簏,題二首,並邀述先同作

撫卷依依見故吾,陸家兄弟記流譽。霜清梅宇催行酒,月冷桐陰對校書。少日居諸憐荏苒,中年哀樂費捐除。分明聽雨連牀夜,青鬢看來總不如。

上學書雲慣比肩,兒嬉曆曆話從前。春晴戲翦風鳶紙,夜午閑籌撲滿錢。齒弱未經離別苦,親存唯覺歲時妍。畫中幾許天真在,重緬當初倍惘然。

楊柳詞

淡煙疏雨古揚州,鵶自飛鳴水自流。試傍隋宮問消息,垂楊無語隻低頭。

旅舍聞歌

故人京闕唱驪歌,又聽琵琶度玉河。檢點征衫看淚蹟,百年禁得幾蹉跎。

偶過城東感懷邊葦間七絕句 錄四首

臘雪侵除記訪君,江南江北悵離群。甯知暮雨歸來日,荒草盈門失子雲。

老向蓬茅結淨因,丹青蕭瑟轉通神。夕汀鳧雁眠雲冷,誰寫荒寒付故人。

幻影何煩問去來,歲星天上杳難回。累他鄰舍愁填耳,弱妾孤兒夜哭哀。

一笑樽前落拓身,番番高會總成塵。憐餘未到中年後,已是多愁少樂人。

吳揖堂雲:先生徽州籍,住居山陽,祖父淮北商。先生幼嗜學,多藏書,喜共老宿遊,與家山夫先生交尤密。究心詩古,袁簡齊、商寶意諸先生道途雖隔,來往唱酬不絕。家道中落,窮而在官,客至欵洽維艱,多負欠。告假欲歸裏,苦無盤川,遂出懇助於人,舊債未償,新欠又累累矣。遠至陝西畢秋帆先生任所,忽病歿。畢為經其喪,並籌給歸襯。妾少,子四歲。書籍亦多散失。癸卯,餘於郵筒中閱舊刻《蕺園詩集》,覆劄雲:“前集多所未愜意,刪削未就。後集板在揚州,字跡訛舛,不可存。”蓋欲合前集改削,歸而重刻,未遂。

常 循

字箴傳,號怡庭。乾隆戊子科舉人,國子監助教。

高麗古鼎歌

古寺氛氳白雲起,仿佛來遊汾水沚。寶鼎傳留鎮化城,銅斑苔①蘚映階戺。繽紛四麵瑤草青,晶瑩百斛龍文紫。於今法物輝諸天,當日異珍曆萬裏。唐宗用兵致遠物,宋主檀施博禪喜。菌蠢猶涵遼海雲,玲瓏時雜天花蕊。況複時代閱千年,剝蝕遺形益奇詭。豕腹空蹲飛寶蓋,玉鉉徒存缺金耳。幾回撫玩重徘徊,古之齲鼎無乃是?

校記:

①“苔”字原缺,據《山陽藝文誌》補。

題一詠軒集

誠如東野瘦,天秀隱榮華。刻苦鎪肝腎,清寒入齒牙。冥觀遺世味,幽好自名家。秋水蒹葭外,思君未有涯。

瓞村小傳書後

黃葉西風路,高懷獨往時。塵中無此客,象外得新詩。僧鶴元同性,漁樵與共期。功名付兒輩,雅意自東籬。

《柘塘脞錄》:先生記問賅洽,官助教。時開四庫館,與分校之任。餘嚐見其手評《說文繋傳》、《史通》二部,砭譌訂異,確有根證。其他著述甚多,今皆散佚。聞尚有鈔本詩三百餘首,其後人遠館在外,無從訪求。僅錄三詩,固未盡所長也。

呂兆龍

字澂雲,號禦堂。乾隆戊子舉人,繁昌縣訓導,選雲南通海縣。

偕客圃訪吳鞠通不遇,歸贈以詩

十有五載辭皇都,伏櫪久忘千裏途。一朝命駕偕公車,前者唱喁後者於。得占即次樂蘧蘧,葉朋遠訪延陵吳。家傍廊廟儼江湖,名花百盎羅庭隅。門外闐闐九達衢,門內寂寂幽人居。幽人遣興出闉闍,走馬攬勝恣遊娛。中閨靜好雅且都,少君德曜古為徒。潘揚之歲忝葭莩(夫人為鮑中翰鳴岐先生孫女,予伯姊之侄孫女也),離鄉廿載音訊疏。入室淨少塵埃汙,短聯長幅皆手書。詩情畫意超然殊,鄭虔三絕良不誣。稚川□人非凡夫,肘後仙方今所無。坐久健羨心踟躕,似此清福誰享諸。亦有小山桂千株,豈無濠濮同觀魚。舍之奔走胡為乎?甘作勞人毋乃愚,因君高尚轉愁餘。

立秋後十日喜晴

十日淒風連暑雨,四時爽氣讓秋晴。雲收萬嶺兼天淨,潦退千潭映月明。畫稿霞飛初霽景,詩情蟬唱最高聲。團蒲小隱參禪久,今夕徘徊樂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