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韋 坦(2)(2 / 3)

校記:

①“秋”原作“高”,據南圖藏清河鉛印本紅批改。

贈盧蓉湖湧

壯誌役關河,今來鬢已皤。清寒山有骨,衝淡水無波。室邇勞思遠,詩精閱曆多。同為道路客,但醉莫悲歌。

勞勞亭

六朝如傳舍,況複此孤亭。客鬢勞勞白,山光故故青。江流自今古,離思入滄溟。飛鳥浮雲過,楊花幾綠萍。

寧國寺

祗為尋幽跋涉忙,忙中世界轉清涼。林陰著碣衣全碧,日影欹山塔半黃。花遞石梁通驛路,泉穿地脈出僧房。此間猿鶴堪同伴,底事聞鍾到下方。

落葉

歲晚原非鬆檜材,翻因蕭索骨森開。飄零自是年時遇,脫略還從根底來。山店日斜鴉影亂,水村煙冷雁聲哀。詞人莫漫愁搖落,如夢繁華又已胎。

寄潘四農德興

想到晴窗事事幽,當階種樹代羊求。爐香一室風簾靜,樽酒三更水調遒。鬆直肯因垂死折,桐孤全占小庭秋。遠山畫本題應偏①,便應青鞋續舊遊。

校記:

①“偏”,似當作“徧”。

渡河就館舍

河流漲湧拍天驕,直氣蟠空古未消。我輩有情甘桎梏,人間無計作漁樵。煙波千裏浮秋色,風雨三更長夜潮。安得閑身老鄉土,半生歌哭付詩瓢。

夏夜寓齋

此身已合駐禪房,勞我餘生又下方。半載驚魂銷異地,一門新鬼哭虛堂。詩筒畫筆愁人伴,月色蛙聲短夢涼。仿佛秋聲全入夜,繞窗蟲語壓簷霜。

秋日登古邱

不須揮涕說興亡,鬆檜蕭蕭此北邙。世上癡蟲喧白日,隴中魚雁熟黃粱。得閑秋興淩飛靄,終古長天下夕陽。左肘楊生何足惡,微塵過眼幾滄桑。

聞四農歸自白下寄懷

踏遍萬山翠,飄然江上來。一番寒雨過,定有好花開。

秋晚溪上

細雨帶秋密,孤花臨水雙。沙鷗莫飛去,有客倚船窗。

題畫

山色淡如水,客心清欲秋。眼前無一物,大化入扁舟。

題畫

斷雲禿樹秋花老,葉落苔深石路荒。鎮日小亭無客到,殘鴉過去晚風涼。

初夏道中

麥氣連陰水拍堤,蹇驢落日板橋西。柳塘欲雨客衣潤,鳩在綠陰深處啼。

河北寄四農

閑階苔冷雨蕭蕭,兩地寒氈課寂寥。柳色撩人最無賴,尋春莫上第三橋。

淮陰竹枝詞

百子堂前灣複灣,天妃閘下浪如山。篙師鱗次踏霜立,小吏披裘放早關。

三泛防河桃複①秋,清江占得小揚州。長街也自繁歌吹,一鬥黃金一浪頭。

校記:

①“複”,《山陽藝文誌》作“伏”。

《柘塘脞錄》:芋田居車橋鎮,貧而工詩,與潘四農明經衡宇相望,亦最契密,刻燭拈題,唱酬無虛日。自芋田歿後,而四農索居無聊,孤吟獨唳,自此無和者矣。郭氏世習為詩,毀齒成童,解識聲韻;閨秀多才,亦能詠絮;一門風雅之盛,裏人競稱之。

陸懷生

字孟月。有《浣雲齋遺草》。

後園看月

雲歸北風定,月到大星疏。荒籬看瘦菊,老屋讀古書。俗眼忽然脫,靈光為之活。乃知清明氣,滓濁不能奪。

雨後遊北寺

雨歇板橋畔,人到草庵前。煙補四圍樹,雲開一池天。牧童知所事,荷笠去耕田。

遊興

遊興蓊然起,披衣出竹扉。沙堤經雪軟,寒氣入春微。世事有真幻,風光無是非。蒼茫閑詠處,最好坐苔磯。

北郊步月

樹晚煙為郭,雲低寺作鄰。涼風驅暑氣,殘月戀閑人。蟬坐垂楊杪,蛙鳴積水濱。不擡塵外眼,誰是夢中身。

秋夜舟行口占

西風五十裏,黃葉滿船頭。落月消殘夜,新霜鏈晚秋。鴉飛帆影急,雁宿櫓聲柔。我欲登沙岸,橋南暫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