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封國書一到,病中的高麗王高湯惶恐而亡,他的兒子高元即位,被隋朝使節拜為上開府儀同三司,襲爵遼東公並高麗國王,高麗史稱嬰陽王。
父親的死並沒有給高元帶來多少感性的認識,雖然接受了隋文帝的冊封,可是他們在第二年的二月,僅僅四個月後就率靺鞨萬餘人進犯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結果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這樣挑釁的行為不啻在隋文帝臉上狠狠地打了一個耳光,之前父親公然搞“軍備競賽”,現在換了兒子,居然升級成主動進犯帝國領土,向隋朝這個亞洲最強帝國挑戰。當然,高麗方麵作出如此不理智的舉動也不是沒有原因,導火索就是在開皇六年(586)原本隸屬於高麗的契丹部眾“背叛”高麗轉而內附隋朝,令高麗耿耿於懷。
高麗還是那個高麗,可是中國卻已經不是那個分崩離析的中國了,對於高元的軍事挑釁,隋朝馬上作出了最強硬的反應,開皇十八年(598)六月,隋朝下詔廢黜高麗王高元的官爵,並且以漢王楊諒、王世積並為行軍元帥,也就是前敵總指揮,以尚書左仆射高熲為漢王長史,也就是參謀長,周羅睺為水軍總管,也就是海軍總司令,發兵三十餘萬討伐高麗。
這次討伐行動雖然精兵良將都齊全,可是運氣卻不站在隋軍這一邊,天災接二連三地降臨到這支隋軍頭上。首先陸軍這邊天降豪雨,導致後勤極其困難,士兵吃不飽肚子。連續不斷的暴雨還使疫病在軍中擴散。在陸軍被大雨困住的時候,從山東渡海直搗平壤的海軍也遇上了大風,船隻大多被吹散、沉沒。據史書記載,至九月撤回國內的時候隋軍死者十有八九。雖然老天未讓戰爭繼續,讓高元逃過了此劫,可因為隋軍軍容極盛,高元懾於隋帝國的強大實力,不敢繼續對抗,隻能立刻遣使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將姿態放到了最低。
高元有了這個態度,隋文帝也不願再為此而徒費軍力,於是就此罷兵。
高麗王國在東北基本上是一國獨大,其疆域東南跨海,西北渡遼水,至於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而北接於靺鞨。在向中原擴張已經沒有希望的情況下,高麗改變了國策,開始不斷地向朝鮮半島的南側用兵,極力壓迫當時朝鮮半島南部的兩個國家:百濟和新羅。
在得知隋朝發兵攻打高麗之後,深受壓迫的百濟國便派遣使者,希望當向導,幫助隋朝再次進攻高麗。可是高麗國王高元已經搶先一步表示臣服,讓隋文帝打消了再次興兵的念頭。百濟的借刀殺人之計並沒有成功,反而被高麗得知。作為報複,高元領兵侵略百濟的國境,讓百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至此,隋朝和高麗的關係轉為緩和,兩國在隋文帝當政的時候再沒有起過衝突,維持了十來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