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平壤攻略(1 / 3)

遼東城圍城戰整整打了兩個月還沒有結果。用百萬隋軍圍攻一個小小的遼東城顯然隻是空耗軍力。由於地勢和城池規模的限製,雖然隋軍晝夜攻打,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兵力處於空閑狀態,空耗兵力。六月十一日,隋煬帝親臨遼東城,他怒斥諸將作戰不利,並改變了起初擬定的戰略,將百萬圍城的隋朝軍隊一分為二,讓宇文述等九軍共三十萬人,自懷遠(今遼寧北寧附近)渡遼水向鴨綠江挺進,與水軍協同,直插高麗國的心髒——平壤。而此時的水軍由大將來護兒率領,自東萊出發,“舳艫數百裏,浮海先進入至□水(今平壤大同江)”。

這個分兵的戰略可以說是此次征高麗中最大的亮點,隋軍充分發揮了兵力上的優勢,並不一一硬啃高麗眾多的要塞,而是采用斬首戰略,水陸配合,直攻高麗的首都平壤。此戰略如果成功,那麼高麗全境便會群龍無首,隋軍可以以平壤為基地慢慢對各個高麗要塞進行打擊,直至獲得完全的勝利。這個戰略其實並非隋朝首創,在漢武帝時代,漢軍平定衛滿朝鮮便是采用此種戰略,可以說隋軍的成功機會非常大。

改變戰略之後雖說陸軍先期出發,但來護兒率領的水軍走的是海路,一路順風順水,加上高麗並沒有什麼水軍,所以後發先至,比陸路的水軍先到平壤。

來護兒的兵力史書沒有明說,隻是說“分江淮南兵,配驍衛大將軍來護兒”,那麼來自南方的水兵有多少呢?這一點史書裏麵倒是有記載,有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一手拿盾牌一手拿短矛的士兵)三萬人,雖然不能確定具體的人數,但是根據隋軍的艦隊規模以及後來的戰鬥過程來看,有理由推測隋軍加上水手的總人數是六萬人,其中能戰鬥的士兵人數是五萬。這支水軍其實並不是攻城的主力,但是水軍的船隊上帶有大量的糧食補給,這點是第一次攻遼成敗的關鍵。

水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是直插高麗國的心髒,威脅相當大。這時隋軍陸軍也在向這個方向趕來,如果兩軍合流,後果不堪設想。高麗國主自然知道要搶先將這批水軍消滅,於是國王高元聚集了當時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兵力,在離平壤六十裏的地方與登陸的隋軍進行決戰,高麗的軍陣“列陣數十裏”,十分壯觀。

來護兒這邊都是水軍,數量不多,而且限於當時船隻的運力,也不可能有很多的馬匹,因此在戰術上屈於劣勢。來護兒手下的將領都認為出戰會不利,還是等待隋軍主力到達再與敵進行決戰為好。可是來護兒並不這樣認為,他對手下諸將說:“我本來以為他們肯定會堅壁清野,死守城池,現在居然敢與我軍野戰。這不是送死麼?不一舉打敗他們還等什麼?”於是整軍和高麗軍進行正麵決戰。決戰的結果再次證明了當時隋軍野戰的強悍實力,雖然種種情況都不利,但是隋軍依舊死戰到底,最終於平壤野外大破高麗軍。其後來護兒的副將周法尚阻止來護兒進行追擊,要他等待後續的大部隊,可是來護兒並未聽從,執意率精兵四萬進行追擊,乘勝突破了平壤城的外城,進入了平壤。

這一切來得那樣的容易,高麗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於是隋軍將士開始輕敵驕傲,在平壤內縱軍大掠,隊伍亂成一團。此時高麗王高元的弟弟,後來的高麗榮留王高建武召集了五百名死士埋伏在羅鄭遂空寺內,看到有機可乘,便率這五百人決死突擊。大意的隋軍沒有想到外城內居然還有這麼一支伏兵,因此大潰,被高麗軍銜尾追殺至岸邊。四萬隋軍逃回來的隻有數千人。幸好來護兒的副將周法尚並沒有參加追擊,應該是來護兒看此人老是唱反調,所以才沒有將其帶在身邊吧。他這個決定恰恰挽救了整個部隊。被留下的周法尚並沒有鬆懈,他令剩下的士兵嚴陣以待,見此情景,高麗追兵自忖實力也有限,也緩緩退回平壤城內。來護兒經此一敗,精銳損失大半,不敢再繼續在敵人大部隊的眼皮子底下逗留,於是乘船往□水的下遊而去,屯兵於□水的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