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近也是疑惑非常,說道:“其他三門定有變故,今高傲領兵來援,我軍疲憊作戰,怕是不敵,不如且退?”
於亞君從之,令人鳴金收兵,扈三郎斷後抵住高傲,大軍紛紛登船,高傲趕了一陣,隨後便回。
張文近引大軍返回慶安府,令大軍回營寨休整,隨後與於亞君、扈三郎、範統等人入府內商議,扈三郎歎道:“眼看就要攻進高唐郡,卻被高傲引兵擋住,著實可惜!”
張文近說道:“其他三路諸侯兵精糧足,楊素哪能派兵來救西門,定有變故,須派人前去打探一番。”
於亞君說道:“打探之時可與眾諸侯約期攻城,四麵進攻方獲大勝,我願去聯絡眾位諸侯。”
張文近大喜,說道:“先生若去,我才放心,可讓三郎陪先生一同前去。”
扈三郎欣然願往,即刻與於亞君領了五百軍士,拜別眾人,走大路直奔高唐郡城東方向而去。
高唐郡城東乃是西圩太守公孫書與廣安太守康銘合兵攻城的地點,此刻軍營大帳內,突然傳出了爭吵聲,西圩太守公孫書氣勢洶洶的來到大帳,以杖擊地曰:“康銘,你私扣我軍糧草,是何道理?”
康銘笑道:“公孫太守火氣何其大也?我何時私扣你的糧草?”
公孫書怒道:“分明是你的部下劫了我軍糧草,你還想抵賴?”
康銘說道:“你且說說是我部下何人劫你的糧草,不要冤枉好人。”
公孫書說道:“你可喚你部下進帳對質。”
康銘怒道:“公孫書,你有何本事前來質問?你手下無用,失了糧草怪得誰來?”
公孫書大怒,拔劍在手,說道:“康銘,你欺人太甚!”
康銘也拔出寶劍,喝道:“你道我怕你怎地?”
兩人氣勢洶洶,各被軍士拉開,公孫書怒氣衝衝而退,康銘身旁副將說道:“公孫書怒氣而回,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康銘狠狠的將寶劍入鞘,說道:“西圩與我廣安乃是鄰郡,他公孫書卻常有犯我廣安之心,我當先下手為強,今日正好借此除掉此人!”
說完聚眾將在帳內商議,起大軍來殺公孫書。公孫書怒回大寨之後,即刻令人擊鼓點兵,行軍參事諸葛龍問道:“大人何故怒氣衝衝而回?”
公孫書說道:“他康銘劫我糧草,拒不承認,簡直欺人太甚,我正要領軍殺此奸賊!”
諸葛龍說道:“康銘自是心胸狹隘之人,曆來瑕疵必報,定是當年康銘小舅子在我西圩作奸犯科被太守斬首示眾,因此他便懷恨在心,如今大敵當前,他竟然罔顧國家大事以報私仇,若兩軍互相殘殺,高唐郡趁機來攻,該當如何?”
公孫書說道:“此小人若不殺之,難消我恨!”
正言間,忽有小兵來報,說康銘領大軍向我大營殺來。公孫書大怒,忙起三軍出營寨迎敵,剛出營寨,正好迎上康銘大軍,康銘手握長刀,向公孫書殺來,公孫書提刀來迎,鬥了十多合,不敵康銘,公孫書棄刀往回趕,康銘舞刀來追,公孫書見康銘在後緊追,慌逃至中軍,康銘飛馬徑入中軍,往來衝突,公孫書手下健將二員,一齊來敵康銘,被康銘一刀砍翻一將,逃走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