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滋味》收集了我的151篇小散文、小隨筆。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改革開放新時期,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幾位編輯朋友提倡短小文章,為了節省讀者寶貴的時間。先是《隨筆》主編黃偉經,要我給《羊城晚報》供稿,開專欄;接著是香港《大公報》主編費彝民,給幾位北京作家開聯合專欄;還有《北京文學》主編林斤瀾,要我寫了多篇小;以及北京、天津、鄭州的編輯朋友,都為報刊索要短文章。我順應了這種要求,卻苦不堪言。短文章難寫呀。一個故事,一點醒悟,稍加敷衍,就是幾千字的玩意兒嘛,若學會“蘭州拉麵”,也能多掙稿費,現在幾百字就賤賣了,全是“幹貨”,賠本買賣!然而,古人講究惜墨如金,大概與刀刻竹簡之費力有關。埃及的羊皮書,朝鮮的陶片書,我國的鍾鼎銘文,肯定都是短文章。念及古人,心理上才求得些許平衡。
多次合作的編輯王建勳獨出心裁,他說,這些短文章恰好一篇一頁,每篇配一頁插圖,文圖並茂,更好看。我舉雙手讚成,也有合作過的畫家朋友,可以去求他。沒想到老王要我自己畫插圖,說是他這套叢書統一的體例,又說作者給自己畫插圖,可能對文章的內涵有獨到的表述。可惜我沒學過繪畫呀!他說,就要你這沒學過繪畫的,或許更有特色。唉,人間也有“硬打鴨子上架”這一說,鄙人隻好跟風車作戰了,畫畫停停,停停畫畫,曆時兩載,大膽交卷,任人批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