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類:周期起伏型
屬於這類的有汽車、航空運輸、鋼鐵、化工、國防工業等行業,由於其銷量和利潤大致呈現擴展、收縮、再擴展、再收縮的周期性變動過程,公司也有衰退與興旺的周期表現,因而股價也會隨之上升下跌。對這類公司要掌握好經濟規律,密切注意其存貨和供求情況,預測公司周期變化的趨勢和轉折點,掌握好買入、持有、拋出的時機,隻要掌握好這個主動權,這類股票也能獲得相當利潤。這類公司如出現勞資糾紛,對產品的最終需求正在減少,公司增加了一倍的財務開支用於建立一家新工廠,公司已經削減了開支費用但仍然競爭不過外國生產廠家,這說明該類公司已進入衰退期的轉折點,應該拋售所持股票。
5.第五類:資產隱蔽型
有些公司的資產在一段時期內可能不起眼,因為它可能是一片沙礫荒灘、一片土地、一批房產、一筆現金、稅收或其他優惠政策。在新興股市中這種情況較普遍。如果搞清隱蔽資產的價值及其用途,對掌握這種企業的未來發展是大有益處的。當這類公司按低市價折扣拋出股票,公司經營部門已經宣布將增發10%的股票為一項多樣化計劃籌措資金,公司以低於市場預測價出售下屬部門,靠稅率削減減少損失結轉的數額,而股價累計升幅過大時,應拋出此類股票。
6.第六類:可能複蘇型
那些由於決策失誤在競爭中慘敗,在經濟危機中難以支撐殘局的公司,可能是名噪一時有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的公司,目前雖無增長可言,但仍有可能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兼並等措施使公司獲得新生。若計劃投資該類公司,先須了解這類公司的現金、債務狀況能否頂住債權人的壓力以及債務結構如何,能否長久負債經營等等。若該類股票的公司債務雖在5個季度內連續有所下降,但在最近的一個季度中又有增加,存貨周轉速度是銷售增長率的兩倍,與收益的增長前景相比現時的市盈率偏高,公司50%的產品賣給一個主要的客戶,但這個客戶自己的產品銷售量卻在下降,發現這些情況應該拋售這類股票。
要點:
當市場上出現新的機會時,林奇會立即采取行動而不作太多的分析。林奇總是無休止地尋找著投資機會。如果大趨勢對某類企業有利,他不像巴菲特那樣隻買最好的,而是買一批能從中獲利的公司股票,也許幾家,也許幾十家。他不一定作深入的調研就買下股票,然後等待這些股票升值時再篩選最佳的公司保留下來,把其餘的賣掉。他不限於某類股票或某個行業,他喜歡靈活性、多元化。這裏除了林奇獨具智慧的眼光,還有從豐富經驗中培養出來的正確的判斷力。